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9陈爽
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训室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
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意义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如何在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打造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全新模式,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提高实训管理水平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显性化的成果之一。实训室管理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融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针对实训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能够保证师生在良好实训环境中开展工作和学习。
创新实训室管理模式
尝试将企业现场管理引入实训室管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管理模式将补充和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不足,能够为深化职业院校的实训室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方式
营造职业氛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
专业技能与素质需要长期坚持方可养成,因此,要将企业现场管理思想融入教学情境中,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烘托真实的职场氛围,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首先,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学生,能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并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现场的相关要求。其次,注重对出勤、工装穿着、课堂表现、现场标识等细节的考核,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责任感与安全意识。最后,教师要在工作岗位上按照企业管理标准来执行现场管理和教学指导,以身作则,以标准化的操作和严谨的教学态度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实践教学的现场管理水平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由于实训室利用率较高,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教师资源有限,缺乏专职实训室管理员,管理责任不明确;实训设备缺乏定置定位,实训后设备状态恢复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工作强度较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实践教学现场管理需要参照企业现场管理的方法,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流程、实施目视化管理、及时点检等方法,实现自我管理及动态管理。这种将企业现场管理融入实训室管理中的全新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管理的体制,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分工、阐述操作流程,并将教学现场管理形成标准化与制度化的文件,以便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改进。此外,要将教学管理视为一个动态过程,确保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质量,这将有利于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全方位促进实践教学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
打造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准职业人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型人才的使命。因此,学生不仅要有娴熟的职业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而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融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既能加强实训室环境的5S管理,又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切实模拟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实现校企接轨,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熟悉企业现场管理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现场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环境意识等综合职业素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行为习惯。
将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效果
其一,通过企业现场管理理念的引入,采取明确的责任划分制度,及时进行设备点检,由当次上课的班级进行实训室环境的维护,任课教师负责督促检查,能够有效避免“三个和尚无水喝”的现象,切实改善实训室环境。
其二,通过将校内实训室管理模式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化来营造浓厚的企业工作氛围,搭建校企直通车,能够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上学即上班”的企业工作氛围,从而熟悉企业规范和行业流程,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角色转换的时间与步骤。
其三,通过过程管理中的素养强化,能够加强学生的5S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实现从“形式化”到“行事化”再到“习惯化”的转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行为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学生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017年度课题“将企业现场管理融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ZYYB20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