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2018-12-29陈金炜

家长·下 2018年6期

职业院校毕业生一直是实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特别是近几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这既得益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方针的实施,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给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而从就业角度来看,相比于高职、普通本科的多元化就业选择而言,中小企业一直是很多中职学生的第一就业选择,因此基于中小企业角度来探究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大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通过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和很强的市场适应性来实现发展,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虽然各行业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存在差异性,比如:建筑业营业收入300~80000万元或资产总额300~80000万元的为中小企业;零售业从业人员10~300人或营业收入100~20000万元的为中小企业;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500万元的为中小企业等,但其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进行划分。从定义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多为独立经营或合伙经营,其在市场中不具备领导力和支配力,因此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中小企业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学校只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转变办学思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让学生在步入企业后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

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往往能准确反映出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宏观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各种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层出不穷给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小企业要想把握住行业发展前沿的技术,并朝着高附加值的新型行业转型,势必会提高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另外,从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消费范围和消费欲望得以急剧增加。因为经济收入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呈现出差异化和层次化,中小企业在现有生产资料的前提下,通过有限的资源生产出的产品往往是一定的。如何通过市场营销这一手段来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这既是中小企业今后必将面对的问题,又是对中职学生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考验。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还是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都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部分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不得不引以重视。

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没有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动态进行更新,以至于很难给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帮助。加上市场营销专业对岗位实训实习的要求较高,不少学校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的课时较少,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究其原因,在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多的是从学校、院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比如现有的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实训基地资源等,因此难以从学生和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市场营销岗位多样性和差异化的需求,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师资力量欠缺

课堂教学是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虽然该专业教学提出了实现“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片面强调教师的支配性与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时间偏少。由于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参与的环境,直接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部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中,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实践经验较少,并且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进行企业调研,只是一味地照搬书本知识,因此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不足

部分学校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特别是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少中职学生毕业后往往会选择自己创业,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涉及的环节和专业知识较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全程辅导,以更多地争取学校和政策上的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大多来自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拨款,如果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配套设施,就可能导致创新创业项目的流产。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校既缺少相关的创业园区或基地,又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鼓励,只凭学生团队的孤军奋战,其创新创业热情势必会受到打击。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对中小企业而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使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产品同质化趋势越发明显,中小企业只有正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中职学生而言,其毕业后大多会直接到中小企业中工作,所以市场营销专业成为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基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健全科研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机制,包括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研究项目、社会调研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践教学指导,除了授以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上,可以随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确定组长人选,接下来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销售与销售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以及营销策划能力,并且每个实训实习项目都需要设置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作为支撑,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的检验环节,可以开展如营销大赛、营销策划书评比、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学生广告创意大赛、市场调查研究大赛、ERP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师资

结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双师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如鼓励教师做横向项目、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实地走访社会调查等,并在经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最终构成有利于实践教学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将营销专家引入课堂,形成真正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从社会上选聘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营销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或指导实习,如开展类似于市场营销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等专题讲座,给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与企业营销人员开展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可以聘请大型企业中具有实际经验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士来校开展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企业产品开发策略、商品促销策略等专题讲座,学生与专业人士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能够掌握一手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了解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步入岗位实践。

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在2015年10月首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当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较强,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学校应该深刻意识到该问题,在学生完成相应理论课程学分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第一,学校要改革教师的考评制度,将教师参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或成功率作为计算年终工作量和职称评审的考核指标之一,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

第二,由学校单独设立或与企业联合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加大对获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为运营良好的创新创业团队寻找社会对接平台,提高项目的市场转化率和社会贡献率。

第三,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稳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对一辅导,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结语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成了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小企业的特点,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许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针对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加以针对性处理,并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人才培养模式,让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更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