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提高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

2018-12-29刘明

家长·下 2018年6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进,农村的小学教育也逐渐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困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就提高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做了相关的阐述。

在农村地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家庭教育的配合度偏低、孩子的自制能力差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然后通过相应的教学措施来转变学困生,不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学习上的发展。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进行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形成农村小学学困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在很多的农村家庭中,父母由于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的身边,这部分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由于家中老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文化教育的缺失,进而影响其学习上的发展。第二,在很多农村家庭里没有学习的氛围,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不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情绪。第三,由于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辅导,导致孩子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

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但自控的能力较弱,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长期积累之下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就会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进而使学生形成厌学的情绪,影响其学习的成绩和效果。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还是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不但教学的设施落后,教育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这就导致了教学的水平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也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对学困生不够重视,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降低。

提高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措施

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学困生往往比一般的学生要自卑,对自身的价值存在错误的认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亮点,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亮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此来缓解学习压力,使其能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学,对于语文学科的难点和重点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来对其进行鼓励性引导,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和学困生家长的沟通,提升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学习的内动力,增强这种内动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优化教学的方式,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另外,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这样做就可以逐步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对语文学科形成浓厚的兴趣。

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调整学困生的自卑心理,让学困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以此来激发起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最后,构建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为优等生和学困生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桥梁,优等生可以在文化学习上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可以在文体活动中帮助优等生,这样做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又可以促进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

针对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改善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第二,还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定期对教师展开相关的培训教育,以此来提升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第三,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提升教学硬件设施的水平,逐步引入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以此来优化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这样做不但可以逐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充分展现出教师的价值和作用,让学困生可以逐步发生转变,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