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8-12-29黎芳

家长·下 2018年6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在发展潮流中进行了相应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理念逐渐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其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究教学课堂有效性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初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初中整个教学体系来看,政治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政治学科同样属于重要的环节。政治教学的良好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为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作为铺垫,提高其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使其明确政治立场,对政治问题具有分析辨别能力,从而为其发展成才、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但是从我国初中政治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取好成绩,其偏离了政治教学的真正目标。在实际政治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没有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学形式死板僵化,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要推动初中政治教学快速发展,就必须顺应新课改潮流,对有效性教学进行探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因此就必须要采取措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确保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并不是从责任感中产生,而是从爱与热忱中产生。只有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才会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热情,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课堂上,初中政治教师要主动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开始上政治课前,就应该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课前导语,将教学内容引导出来。具体而言,就是采用一些相关的俗语、故事及名言警句导入新课,或者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联系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让其成为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和焦点,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激情。

对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必须要仪表端庄、富有亲和力,教学语言应条理清晰、生动有趣,清晰把握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合理应用现代化通信工具,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

初中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合理的措施,引导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引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的各种人生困惑和实际困难,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及美丑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3G/4G业务的不断成熟,尤其是电脑、手机等各种通信设备因其移动性、便携性及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成为人们得到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更是成为十分流行的信息通信平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借助微信、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开展教学,不仅能够真正发挥平台的功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同时,采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可实现一对一的交流,更可实现一对多的沟通。这种方式下,信息传播与流动模式的特征是不对称、单向的。正是这种传播模式让微信、微博等能够呈现几何式的传播与流动,信息的数量也能够快速增长。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还能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资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思考层次,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角色转变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无意识地参与活动心理,且能与有意识地将心理活动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快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给学生创造一定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初中政治教学必须充分结合自主和合作两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时,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学生合作学习,或不同小组间以各种形式进行比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合作中掌握知识。对自主学习而言,教师可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探索与理解,把握重点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要结合学校及学生实况,积极探索新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初中政治的有效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