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8-12-29陈景超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革,从而使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创客思维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并且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创客思维的特点,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主要指的是将各种创意变成现实的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创客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将自己的创意转变成现实,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化现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使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本知识的限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出成功的创意成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基于创客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利用创客思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学习的所有学科中,所有的学科都是由理论和实践组成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创客思维教学方式,给小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利用创客思维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讲《成语故事集》这一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们每3人分成一组,然后共同制作创意,可以按照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设计,有的处理素材,有的完成美化方面的制作,有的设计版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创意,注重思维创新教学
基于创客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教育目标,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一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就会失去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不能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与创作。
比如,在讲“如何制作特效照片”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方式制作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观看一些创意照片,并告诉学生这些特效照片都有哪些方面的创意,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进行想象。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创意特效照片;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以“朋友聚会party”为主题的场景照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不仅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创意,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任务牵引设计创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基于创客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重点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的评价方式是以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为准,因此要求教师给学生安排合理的任务,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大胆融入自己的创意想法,从而做出有创意的作品来。而教师所安排的任务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制作出创意作品。
比如,在讲“作品赏析与交流”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些素材,然后让学生们根据素材设计创意作品,教师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分析其创意,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对任务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任务进行具体的划分,然后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创意设计,另外,要重视课堂教学任务的创意设计,结合任务的内容设计各种播放方式和音乐效果等,从而引导学生做好具体的设计计划。
充分结合创客思维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强化创意设计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检测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就是看学生们的设计能力,而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制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比如,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时候会组织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各抒己见,探讨出更具创意的设计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强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创客思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