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2018-12-29颜跃美
为保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汉字文化的传承,加紧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工作尤为重要。汉字的学习不仅是学生掌握语文其他方面知识内容的重要前提,也是确保其语文知识涵养提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采用情境化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述语文识字方面的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动语文教学事业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为学生后期的语文阅读及书面表达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境化课堂对识字教学的意义
情境化课堂,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模拟一定的情境,然后在情境中以一定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虚拟重建的情境环境中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情境化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小学语文情景化的识字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优秀的模拟情境
传统识字教学过程中,抄写、听写等是教师通常应用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识字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导致汉字机械化记忆现象屡见不鲜,进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借助优秀的多媒体素材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然后教师通过模拟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在模拟的情感环境当中进行识字教学的内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秋天的图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课后生字时,可以先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的方式,给生字进行拼音的标注,然后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秋天的景象,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秋天的景象,通过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保障其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还能将生词引入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对生词进行联想,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初始时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度较低,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于生词的积累,确保了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
在进行识字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识字量,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创建一些情境,例如可采取组织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故事,然后在学生讲故事时,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生字记录在黑板上,最后学生讲完故事后,教师可借助故事对生字进行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还助于学生识字量的积累。
除此之外,知识竞赛的活动形式也是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通常采取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不同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一些关于“花”“雨”“鸟”的词汇,词汇量最多、准确度最高的小组会获得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生字的欲望,感受识字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行有效的情景评价
在进行识字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情境化教学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识字情景评价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课堂识字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严格规范学生对于生字的笔画顺序,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将生字一笔一画地写出来,对笔画书写正确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奖励,反之学生如果写错或者顺序不对,教师也需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杜绝呵斥、批评学生等状况的发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识字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结语
总而言之,为提高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后期语文阅读和书面表达等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采取情景化课堂的教学方式是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此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还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情境化课堂的具体的构建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相关的模拟,结合实际的生活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的内容进行创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