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
2018-12-29李家锐
隐性教育方式
物理教育教学中的隐性教育是指在科学方法教育过程中使科学方法发挥隐性的导向作用,能够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的熏陶中接受物理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方法并没有具体的命名,也没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内涵注释。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问题、研究问题开展知识教学,使物理科学知识与科学教育方式相结合,使物理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在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结果中曾对隐性教育方式做此评价:“从隐含的印象中得出的认识将是混乱不清和一堆零散的概念。”以此,我们能够推断在物理学科中应用隐性科学方法教育方式虽然能够起到积极的教学作用,但可能也会引起一些消极影响。
显性教育方式
隐性——显性教育指的是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使用应由隐性到显性,按照日常物理教学流程来看,教师应以备课内容为主来讲解物理知识,这一过程并不明确解释科学方法,而是将其隐含在知识结构中,在知识结构讲解后,教师可以提出科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对科学方法有一定的认知。
区别于隐性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方式是在物理知识渗透之后使科学方法显性化,对于知识的传授讲究多角度的有机融合。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隐性——显性教育方式的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以隐性教育方式为主、显性教育方式为辅。隐性的渗透是使显性教育方式突出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隐性教育方式深入渗透到知识结构中,以此才能使显性教育方式突出最大化教育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结构;第二,隐性化学习阶段与显性化教学阶段是科学方式教育方式的两个阶段。在隐性化学习阶段,学生使用特定的学习方式理解知识结构,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无意识的阶段;在显性化教学阶段,学生能够发现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应用形式及应用条件,以此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强化对物理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从而也能够对科学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中,隐性——显性教育将科学方法的渗透作用、向导作用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做好学科学习准备,随着课程的进度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的内涵与特点,使学生能够对科学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显性教育方式
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即行为在脑内实现的方式与过程,思维方法主要有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比较、分析、综合等。一个人的思维是体现大脑功能的主要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脑中研究目标进行加工与处理,能够体现出大脑的功能。由于思维方法应用广泛,不需要特定的知识,所以思维方法属于弱认知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思维方式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强化与训练的。其中包括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数据的测量、物理模型的抽象、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理论的建立以及利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具有物理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思维方法的训练是以物理知识结构的发现与理解为基础的,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就要将思维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开展更多的思维方式训练活动。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 “人骑zJ4qKf23+Kv/5Af6s9K+pbbIbfdUYarvA+jfmdxTLwE=自行车转弯需要倾斜多大角度”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建构物理模型,然后找出与问题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如力矩平衡原理、圆周运动公式,最后小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得到有效的强化与训练。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想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显性化教育为主,开展公开、公正、系统的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涵与作用,而不是纸上谈兵。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物理知识内在的结构与内容,而非只做表面功夫。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与物理知识结构有效衔接,而不是只注重能力培养而忽视物理系统结构知识构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解决问题能力的显性化教育融入物理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方法是综合能力与物理知识相结合而产生的物理学中特有的研究方法,属于强认知方法。强认知方法的学习与弱认知方法不同,它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外部信息的直接输人和大量存贮,即需要传授。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知识结构,就要使物理科学教育方式方法具有显性化特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物理科学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应发展成为隐性——显性教育教学方式。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隐性——显性教育方式,以隐性教育方式为主、显性教育方式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将解决问题能力的显性化教育融合到物理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