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和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

2018-12-29周世发

家长·下 2018年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流,任何科目教学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每个人的学习阶段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笔者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讲解语文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拓展课文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让小学语文和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弊端不断显现: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低等,但是多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地改善了这一问题,多媒体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融为一体,将教学活动变得更生动具体,让学生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的三种优势,以此倡导各位同仁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兴的教学工具,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上,由于小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学的重点大部分放在字词的认知方面,在《金木水火土》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会用动画的方式或者播放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解“金”字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埃及金字塔的动画,并且从多个角度展现金字塔的形状,让他们说出这是什么建筑,小学生对于观看动画片可谓是乐此不疲,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用教师强调课堂纪律,学生就能专心致志地听课;之后播放一段埃及金字塔的视频,介绍金字塔的形成与演变,通过故事的讲解,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将金字塔的外形与汉字的“金”做对比,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的相似程度;最后通过动画向学生们展示从金字塔到“金”字的转化,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认识“金”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文学素养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不同的动画供学生观看,让小学语文在多媒体的展现中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讲解语文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都有难点和重点,而且这些内容往往都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一堂课最难理解的部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传统小学语文的课堂经常制约小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讲解中,其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并且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背诵整篇课文,因此,我在讲解古诗的内容前,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天门山的图片,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并说出看到天门山后自己的想法,体会李白当年来到天门山看到此情此景时的感受;在讲解完文章意思之后,播放专业的古诗范读,配合天门山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种畅游天门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感受李白通过对美景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写下这首诗词;最后,幻灯片出示诗词填空的练习题,同时配有诗词大意与天门山的图片,在提示下试着让学生进行背诵。在多媒体的演示下,逐一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学生带入与诗人同样的场景中,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所抒发的心情,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

通过多媒体拓展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学习任何科目的基础,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生字生词,并且通过语文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其爱国意识。多媒体借助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资源库能够为小学的语文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日月潭》一文的讲解中,我在完成教学目标以后,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几个与日月潭一样的台湾美景:通过歌曲介绍了阿里山地貌特征和风土人情;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了淡水的自然景象和名胜古迹;通过视频介绍了日月潭里慈恩塔、玄光寺的历史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日月潭的印象。凭借多媒体这一平台,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进而增强其爱国意识。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握重点难点、拓展知识范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和实践,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