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实效性的策略
2018-12-29唐世玲
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之下,就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确保其与教学需求之间的适应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能够尽早达成。本文着重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实效性的策略。
开展提问教学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忽视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致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难以取得明显进步。因此,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疑问教学来改善这一现状,将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找寻乐趣与激发探索欲望,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能够获得增强。针对此,首先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加以了解,而后以此为依据,对数学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其次,教师应对小学数学教材加以梳理,将其中重点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在课堂中提出来,让小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重点知识的快速理解。最后,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答案,对数学问题进行详细讲述与拓展,使小学生能够对这一问题有透彻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更加突显。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就应以问题教学的形式来开展,在课堂中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以引发小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解答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这不仅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利于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增强。
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与生活之间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通过对生活因素的探索,不但有助于引发小学生的共鸣,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还有助于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不断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让小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用心体会、观察,就能够获得许多有益的数学知识。
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对应的生活因素,以开展实效性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来选择生活因素,切勿选择鲜见的生活因素,若如此则会提升小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使生活教学难以发挥出作用。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为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则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小学生的共鸣,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思考。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联想生活中存在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如电视机、桌子等,使小学生能够对这一课的知识有深入理解,从而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借助现代技术
目前,在各科教学中,对先进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视觉体验,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得以增强。针对此,教师可针对不同课程,为小学生制作不同的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小学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快速理解,节约课堂时间,课堂教学进度得以加快。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构建出数学知识的记忆点,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长久记忆,为小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本节课内容,要求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直接将钟表展现在课件之中,让小学生能够直观地对钟表进行观看,以促进小学生对钟表的认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实施分层教学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整体性教学,这无疑会造成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难以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共同进步,也难以彰显出实效性教学的特点。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重视实施分层教学,一方面应对小学生进行分层,尽量让学习能力相近的小学生为一层。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小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还有利于对小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从而使实效性数学教学目标能够实现。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想使实效性教学得以增强,则可以通过开展提问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现代技术以及实施分层教学这几个方面,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能够真正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