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迟到的答复

2018-12-29庄丽鸿

家长·下 2018年6期

3年前,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当时一下子就愣住了。我那时正和他谈学习,谈进取,谈如何在中考最后关头把握住机会。但是他一直沉默着,突然一个问题就让我哑口无言。我反问:“那你觉得呢?”他说:“快乐。”这个回答听起来似乎不能反驳。他继续说:“老师,我觉得现在的我很快乐,我喜欢弹吉他,弹吉他使我快乐,我就弹吉他。我喜欢看小说,看小说使我快乐,我就看小说。我喜欢打网游,打网游使我快乐,我就打网游。我不喜欢学习,学习使我痛苦,我不想学。你和我妈妈都不要再逼我了,真的,你们不希望我快乐吗?”

那天,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是快乐吗?当然是。但,又不尽是。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凭借自己的喜好生活,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追逐一时的快乐和享受,那么这种快乐也是短暂的,不真实的,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在网络上看过一组漫画,名字叫做《十字架的故事》。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要走到何年何月啊?于是,他拿出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他真的这么做了,开始砍十字架。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于是,就这样走啊走啊,又走了很久很久。他又想:虽然刚才已经将十字架砍掉了一块,但它还是太重了。为了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前行,这次,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他又开始砍了。这样一来,他又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却能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走着走着,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这时候也没有蜘蛛侠或者超人出来解救他。他该怎么办呢?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了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什么呢?不难理解,故事中的这个人为什么最后过不了沟壑呢?因为他把十字架锯短了。那么他为什么要把十字架锯短呢?因为十字架太重了。因为不堪其重,因为追求一时的轻松和快乐,最后他却因此过不了沟壑,他要为他的行为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在校园中,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总有学生不交或迟交作业;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总有学生在发现其他同学违反纪律、乱扔垃圾、抄袭作业时不闻不问;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总有学生不顾人身安全开摩托车来上学……面对学生们责任心的缺失,我们不禁感慨,曾几何时,我们眼里天真的学生变得喜欢推卸责任、耍赖、遇事就逃?曾几何时,对世事充满好奇的学生变得凡事充耳不闻,麻木不仁?曾几何时,我们善良的学生变得不辨是非,无所忌惮?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项重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认知责任

什么是责任呢?在我们的《新华字典》当中,责任的含义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应尽的义务,即分内应该做的事;二是应承担的过失,指没做好工作后应该承担的后果。通俗来讲,一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并对结果负责,那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就是负起责任。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汽车司机,在一次行车中,他的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果断地把车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闸,打开车门,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灭。之后他永远地停止了呼吸。试想一下,如果他不那样做,后果会怎样?在转眼即逝的瞬间,他将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还要重要,这就是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这么做。

我们的学生有一天也将走上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好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所以,引导学生认知责任,唤醒学生的责任心,要从现实生活中桩桩件件的小事说起。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责任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作为一名班干部,你的责任就是对于教师交代的事情要认真完成,做事有头有尾。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作为父母的儿女,外出注意安全,有所交代,不让父母担心,这是儿女的责任。

明辨责任

我们除了要明确告诉孩子们责任是什么,还要让学生学会明辨责任同等重要。如何明辨责任呢?在这跟大家分享两个学生的案例。

案例1:女生小A被叫去办公室,教师批评她为何要拿作业给小C抄?小A辩解道:“是她自己拿去抄的,不关我的事。”

这个案例在我们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那么女生小A到底跟这件事有没有关系,用不用负责任呢?我将这一话题抛给学生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关系,不用负责任。因为不是小A主动拿给同学抄的,她不用担责任。少部分同学却认为小A没有管好自己的作业,需要对这件事负责。这里牵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对谁负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当中,对所在的集体是负有责任的。假设在班集体中,每个同学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那么这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一定能够争取共同进步,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如果集体中的每个同学只顾自己,对周围同学不作为或乱作为视若无睹,听之任之,那么这部分同学在面临真正的考验时便过不了关。而这样的集体也将是人心涣散,难以为继,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我们作为集体当中的人,要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案例2:同学甲接收到了参加手抄报比赛的任务。教师向该学生讲解了比赛主题和要求后,同学甲满意地呈上了他的作品。但是教师却屡次三番地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同学甲为此烦躁不已,负气不干了。

为什么故事中的甲同学会心情烦躁呢?正因为他没有明辨责任,负责任的根本在于对事情负责。首先,这是一次手抄报比赛,同学甲既然已经答应了参加比赛,那么就要本着对比赛这件事情负责的心态来参赛,从这个角度来看,修改和完善是有必要的。其次,故事中的教师在开始已经讲明了比赛的主题和要求,教师也是本着对比赛负责的心态提出修改的建议,不是故意为难学生。最后,该学生如果在最开始本着对事情负责的态度,那么他就不会心烦气躁,更不会撒手不干,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了。在修改和完善手抄报的过程中,他还能收获经验、能力和感恩。所以,明辨责任须知:我们应当对事情本身负责任。

负起责任

我们知道,负责任就是尽义务和承担过失。负责任既要做到对人负责,也要做到对事情负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负起责任呢?第一,要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的一分子。我们一定要告诉学生,一个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集体对你有关爱,你也应该对集体有关爱。集体给你带来荣誉,你也要为集体付出相应的努力;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我们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学生,更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功利性地去评判学生。学生应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当然,在给学生自主的选择机会的同时,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第三,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学生不愿意承担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当学生做错事情时,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去面对,一起去解决问题。不应该一味地责骂,而是要和学生站在一起去承担造成的过失。最后,要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造成过失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错。这样,学生才能不怕尝试,不怕失败,不怕承担责任了。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中这样说道:“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关系到学生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懂得责任,明辨责任,学会负起责任,才能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和快乐。这是我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