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不改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2018-12-29张梅霞

家长·下 2018年6期

陪伴无声,小有收获

2015年8月,我被安排接任九年级班主任,带着不安和期待,我开始投入新学期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感觉孩子们很阳光也很正气,只是散漫了点,学困生多了点,每天作业的上交尴尬了点。尤其是周一,各科教师的抱怨声此起彼伏。我深知不做作业的危害:知识得不到巩固,成绩会越来越差,更多孩子会去效仿,进而形成破窗效应,班风学风越来越差……于是我静下心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分析他们不交作业的原因:要么基础薄弱、要么沉迷游戏、要么父母离异或工作忙而无人监管他们。随后,我启动了多维反馈、厘清利弊、号脉问诊、施策行动,情况有所好转,但成效不大,时有反复。既然孩子没有内驱力,家长没有执行力,我只能靠自己和任课教师的努力来改善。想起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老师说过:“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陪伴就是最好的方法。”周五放学前,我把那批常欠交作业的孩子召集过来说:“从这周开始,每周日下午一点我会在班级陪你们一起写作业。”为防止他们有异议,解释道:“选择周日,是因为上了五天课,周六你们需要放松一下,也可处理一些私事。周日下午认真做作业,也能把你们周末散漫的心慢慢拉回到学习的轨道上,免得周一综合症过于猖獗和嚣张。”本想着他们会有各种不能来的理由,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都愉快地答应了。接着我一一通过电话告知他们家长,并告知了我的想法,家长们很赞同也很感激。就这样,我的周日作业小组顺利成立了。每周五放学后,我会以电话或信息提醒家长,周日下午孩子们到班后我再一一信息告知家长,结束后再次以信息告知,孩子一离开学校,我就关注其到家时间。 孩子们有了这半天的作业时间,周一任课教师们的抱怨少了很多。在这半天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遇到不会做的理科题目,孩子们会认真而热烈地交流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有几次还打电话向教师求助。这让我意识到:这群孩子虽然成绩大部分在年级后列,但内心深处并非完全抵触学习,他们也渴望进步、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认可,这坚定了我继续陪伴下去的决心。此后的一年里,我的生活轨迹:周一至周五正常上班,周末一天半陪一个娃,半天陪一群娃,就这样重复着自己简单的生活,忙碌但很快乐。

通过陪伴,我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也了解到更多有助于班级管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的不放弃不抛弃,无形中培养起团结协作、力争上游、良性竞争的班风学风。在此我想提一提小常这位男生。在父母离异后,他先跟着妈妈,后又去了爸爸那儿,由于家庭监管缺失,又迷恋游戏,所以他的成绩从不考虑在年级里的位次,而只是关心学校中考合格率是否百分百。通过了解得知,这孩子成绩弱,是弱在基础、弱在习惯里,不是弱在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上,所以我把他确定为重点转化的对象。首先,我把他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提升他的存在感,然后从九年级起始学科化学着手,推选他为化学课代表,提升他的自豪感。在所有任课教师努力之下,小常有了明显变化:开始抛弃学渣的自我定位,人也逐渐自信开朗起来,甚至有几分舍我其谁的味道。中考中他的化学96分,语文、数学也由曾经的7分、8分上升到八九十分。小常的蜕变凝聚了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努力和心血,孩子也很感恩。记得在毕业研学返回途中,平时不善言谈的他竟然在车上组织全班同学一个个忆惜每位教师对班级点点滴滴的关怀,顿时笑声、歌声还有泪声交织在一起,车内弥漫着浓浓的回忆、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感恩气息。那天小常说的话最多,流的泪也最多。我依然清晰记得他最后说:“班主任张老师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在非上班日留我、陪我写作业的老师,在我的心目中她是我亲妈之外的第一后妈,思品李老师是我第二后妈。” 那一刻,我享受着、感动着、幸福着。或许现在他已淡忘两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但我相信当初孩子的心声是发自内心的。雪花总归融入大地,但它飘洒的姿态,足以让人动容、陶醉。虽然最后我没有让他读上最好的学校,但至少为他争取到选择的机会。现在的小常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且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还准备升本。

因为宽容,所以尊重

2016年8月,我走在九年级班主任路上。班上有这样一位男孩:有艺术天赋,但在八年级时却被国画社开除;他思维活跃,成绩优良,但性格固执、思想偏激,总把教师对他的关心和期望当成成见,从而总跟教师作对,作业里也常见他冷嘲热讽的文字。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性格执拗点而已,只要我们再多点耐心、多点宽容,会有改变的。开学初,针对他和教师的冲突,我多次找他单独谈、约上教师三方谈、联系家长四方谈,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进步,期待他的理解和改进,但效果不明显。一个月后的体育课上,他以武力挑衅体育教师,受到年级处分。我想这可能也是一次教育契机,特向年级组长申请,将年级处分降为班级处分。事后,我引导他以后遇有情绪先在心里默数5个数再行动,他也作出保证了。可不久,因不满我对家校本的规范要求,做眼操时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脏话骂我。我无法理解也无法忍受,便严肃地批评教育了他,他也因此对我怨恨在心。后面的日子依旧不太平,期末考试前,他又闹情绪了,气得英语教师的辅导都无法继续。就这样磕磕绊绊终于熬到二模,离中考只有十几天了。在黎明前最黑暗最难熬的时刻,他听信好友无中生有的讹传,说我在班级指责他是李自成,要起义,晚上八点多他打电话威胁我,要和我没完。此后的每一天,我都要面对这样一份试卷:写完揉成一团再摊开,在自己姓名两旁写上陈胜、吴广、刘邦等帝王名字。作为班主任,每天在处理班务时总是会看到他对我恶狠狠的眼神。面对这样的试卷,我不能不批。面对这样的眼神,我不能针锋相对,更不能暴跳如雷,必须忍耐,必须宽容。因为我是教师,他是学生;我是教育者,他是受教育者。我想起教育家纪伯伦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作为班主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天批卷前,我都准备好纸或本子,心里难受至极时,就用笔在纸上使劲划,待情绪稳定后再批。每天进班前,都要提醒自己不能带有情绪,要克制、忍耐,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而影响了一群孩子。但我心里明白:作为教师,不懂宽容会失去学生的尊重,而一味地宽容,又将失去自己的尊严。得知中考班级总分又是校内第一时,我没有过多的喜悦,只有一种解脱感。

不改初心,一任芳华

2017年8月,我又走在九年级班主任的路上。风格依旧:坚持用爱心、责任心和包容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相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路上,只要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执着于“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即便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也不改初心,最后定然能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我也静候2018年班级中考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