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激励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9李福容
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活动。在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会经历一系列学习挫折与失败,成绩也会有所变化,这可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在这时,便需教师利用教育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其坚定自我,切实形成良好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在探究中展开赏识激励、在练习中展开纠错激励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激励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作为物理教育的启蒙阶段,不仅要传递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使学生们在物理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是,常规的物理教学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指导,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一直无法落到实处。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使得人才成为基本需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师也应该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教育激励以激励性教学手段为主,能够提升初中生对于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是使学生们主动在学习实践中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保障条件,所以教师应学会利用教育激励来落实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
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主动展开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培养与提升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活动。但是,预习活动本身具有自发性,并不受教师管束,所以如何保证初中生在预习中的自觉性十分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根据初中生所面对的自主学习任务展开预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预习思路,把握预习重点,使其因为进步而受到鼓舞与肯定。
如在“二力平衡”一课中,笔者便要求学生自主预习新知识,借助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来理解二力平衡这个物理概念,为在课堂上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与方法做好准备。在预习中,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根据具体的生活现象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否属于平衡力,所以笔者便举出了实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平衡力的概念及其特征,然后再以一些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了鉴别平衡力的方式方法,使其初步认识了平衡力。在预习中,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向我提问,我会据实回答,然后总结重难点知识,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预习效果。
在探究中展开赏识激励
课堂探究是进一步发展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活动,也将对学生们的物理素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比较少,他们在物理实验、知识探究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对此,教师不应批评与责罚学生,而是要赏识和激励学生,让初中生相信自己具有建构物理知识意义的学习能力,并由此产生学习自信。在教师的赏识中,初中生将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中,我将4名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学生在组内分别安装串联、并联电路,然后根据电流表所检测到的电流数据展开分析,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在实验探究中,我会及时表扬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赏识鼓励。比如,本班有一个小组正确安装了串联与并联电路,且认真记录了每一个数据,所以我便表扬了这个小组细心、科学的探究态度。有一个小组虽然在实验探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并未轻言放弃,而是直面困难,思考影响实验结论的因素,所以我便表扬了这个小组不畏艰难的勇气与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再接再厉。
在练习中展开纠错激励
物理练习是巩固与提升初中生物理水平的重要活动,也是初中生检查自我不足与缺陷的基本方式。每一个初中生都会在物理练习中出错,而教师则可直接利用学生所犯错误来展开教育激励,量化学生在物理练习中取得的进步与成长,从侧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胜欲,使学生在激励下获得进步与成长。不仅如此,纠错激励可以让初中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使其始终保持客观、谦虚、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物理练习教学指导中,虽然我会针对学生所犯错误展开纠错指导,但是同时也会追本溯源,帮助学生总结犯错原因,使其客观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学生总结练习问题,通过总结与反思来了解自己在这个学习周期内的学习进步。在这一系列显性信息引导下,学生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不会产生失望、放弃的念头。
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新课改给初中物理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条新思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课改所提供的改革机遇展现自己的教学才能,给初中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并以教育激励法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于自主学习训练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