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年段特点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12-29李淑珍
我校的黄麟老师有幸地参加了这次的“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学研讨会,她上的课文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这是一篇新课文,从来也没有教师教学过,网上也难以查到教学设计和课件等相关的资料。如何把这堂课上好呢?黄麟老师进行了反复的试教,多次修改教学设计。教研室胡洁主任多次亲临课堂,进行手把手的指导,终于有了今天的这堂课。
目标定位明确 ,教材处理得当
《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童话故事,文中把雾想象成淘气又顽皮的孩子,讲了雾来到哪里,藏了什么,藏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文章运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几个相似的自然段构成了篇。黄老师利用教材这一特点,巧妙地处理教材,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达成了教学目标。黄老师把第三自然段作为重点教学,大约用了15分钟的时间从读词句的训练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接着,黄老师在第四自然段紧紧抓住了与第三自然段不同的地方,如引导学生对“连同”的理解和运用;然后再进行第六自然段的讲解,这一段是指雾把自己藏起来了,学生很容易理解,黄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读好一个长句,体会顿号、逗号停顿的区别。
黄老师的识字和写字教学做得非常到位,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高效识字、写字,随文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教师从有意识的教授到让学生自主学习
黄老师根据课后的练习及本文的教学重点,主要训练学生说一说:雾把1HwxLwKTCr34DRzowUrciVtkHB9inwswPDLmDOe9Z4Q=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黄老师有意识地选择了第三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首先是朗读这段,让学生整体感知这段的特点(主要是“无论是……还是……都……”这个句式);然后把大句子变成小句子来读,又由小句子合成大句子来读。就这样在读的训练中让学生明白大句子的形成,体现了二年级句子训练的核心素养;最后回到整体读,让学生感知在雾的笼罩下朦胧的画面美,在读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句式表达能力,还让学生走进了文中的情境,一举多得。后面的段落因为结构相似,黄老师不再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由扶到放,把习得的方法进行运用,培养了学生语文自学的能力。
从简单的语言文字中读出有画面的内涵
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始终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当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例如在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黄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先是个别读、评读,接着以创造情境来引读,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最后是整体读。语言有轻有重,节奏有快有慢,体现了读的层次,达到了读的最高境界,让学生与文中的情境融为一体,使其读出了美感,享受了读书的快乐。
借助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雾在哪里》一文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童趣,如“我要把大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我要把自己藏起来”。这些富有儿童特点的语言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也适宜被儿童迁移运用。教学时,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环节:“孩子们,你们现在是雾,闭上眼睛,去你们想去的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抛出这样一个想象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遨游。然后,黄老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的形式进行表达,即 “我来到 ,我要把 藏起来。于是, 。无论 ,还是 ,都 。”这样的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学生对雾的认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语句积累。
崔峦老师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对学生人格雏形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阅读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其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淀文化,提高审美能力。黄麟老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基本达到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听说读写、自学能力、想象思考、审美以及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素养的培养。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更融合一些,课堂会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