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直播课真的适合每个学生吗

2018-12-29潘卢璐

家长·下 2018年6期

直播平台最初为大众所熟知,主要是源于电竞直播、体育直播等的兴起,后来各种不同类型的直播不断涌现,在文化产业、教育领域内这种直播模式也悄然出现了,并且火热起来了。这些教育直播里,有一些是免费的,但大部分是收费形式,套用一句俗语:便宜没好货,大家也能明了付费的课程在知识的系统性、教师的授课能力上会相对于一些免费的直播课程更好一些。

在微博上比较红的周思成,他在酷学网上就有开设英语原著阅读、“思思大王万能写作班”等直播课程,购买的人也很多,主力军是大学生、考研党。这类直播课程,尽管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观看,但其课程也比较正规,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跟随教师逐步系统地学习。比如:他的“思思大王万能写作班”会介绍科学的写作体系,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在英语作文写作上通常运用中式逻辑思维的误区,帮助学生重构写作思维,梳理写作框架。

“思思大王万能写作班”在直播里讲述了写作的核心方法和思路,直播课程可以进行重播以便反复观看,方便学员在课后回放以达到巩固提升、内化知识点的目的,还会进行仿写训练,在课后利用微信群进行线上批改点评,教师诊断出词汇、句型或者逻辑上哪方面存在问题,这些年龄大、在学习上有经验的学员一经点拨便很容易明白自己的知识点漏洞在何处,及时修正、弥补。不仅如此,课程开设方还建立了专属打卡小程序监督学员打卡,创立专属微信群方便定期答疑、学员讨论、分享资料,这么一来就与往常我们学校学习的形式相差无几,最大限度地仿效了传统教育方式。

除了酷学网这样倾向于做四六级和雅思托福方面的网校以外,还有“学而思”“轻轻家教”等,都有市场专员、助教、完善的售后等,更像一个教育产业商业化的产物,那么,相应的平台上一门科目的同步课程价格不低,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如果孩子要补几门功课,经济上会存在压力。其次,每周一到周末,学生就要对着电脑进行课外辅导也是很费时间、精力的一件事。实际上,学校开设的课程给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接受、理解知识是足够的,学校课程是经过众多的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一次次严谨科学的讨论过后设置出来的,是根据多年来学校教育实践总结的经验精心开设的,是比较系统化、科学化的,但就是由于素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对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才来说还不够,于是网校、家教等有偿的课外辅导形式相继出现了,也正因为有这样急切的“市场需求”,各大类型的补习机构才会如此“蓬勃发展”。

在我看来,教育形式是应该随着时代更新,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同时切忌一味求新摒旧。对于教育直播这种新型模式,不能单纯地定性它好坏。教育直播课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在影响效力上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等内容,在一般性学校课堂里不会特意开设专门的相应课程,学生如果自学能力不是很强,会需要专业人士在某一科目上加以辅导帮助;而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则不一样,首先,公立或者私立学校里本身就设置有专门的课堂时间,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点就是直播课上讲的知识点,二者在内容讲述上相差无几,学生参加直播课堂就相当于上了起码两次甚至更多次同一部分知识点的课,相当于 “炒冷饭”。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准确地吸收新知识点,那么私底下是不需要上其他教育直播平台上的学科课程的。其次,习惯性地使用教育直播,对于身心还处在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很可能养成平常不认真听课、在学校里学习懒散的坏毛病,自以为哪怕上课不听,回家后听网课也能听懂知识点。再者,线上的课程直播不太适合年纪偏小的学员,这部分学员自制能力更弱,面对在屏幕对面的教师授课,难以时刻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可能会需要家长的陪同,在课后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进以及彼此交流答疑方面,年纪小的学员会需要父母在线上帮助参与微信群讨论等,在人力上有一定的要求。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线上直播课程免去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天气情况,从这方面看,网络课程具有其他传统的课外补课方式所欠缺的一些优点。

总的来说,线上直播课程正在力图打造一套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反馈评估具有完整性、标准化的学习体系,同时在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尝试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线下课程。想真正实现传统教育与线上教育的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教育网络化的趋势不会停止,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线上教育更需要精确到个人、系统化的管理,课程结束后的测验以及后续检查跟进必不可少。直播课程的偏高费用对学员、家长而言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针对受教育者的年龄、自控力、文化程度等有很大差距的现实问题,中、小学生不如成年的大学生适合教育直播这个自主性偏强的平台,中小学生能够在校内课堂上吸收的新知识,不应该再浪费人力、财力、时间以参与教育课堂直播来弥补知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