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赏识

2018-12-29吴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1期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往往被称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他们的一辈子。

在我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都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有被认可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闪光点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这些“问题学生”。

案例描述

一次家访中,小胖的妈妈对我说:“吴老师,能不能给小胖换一个座位?”我疑惑地看了她一眼。她继续说:“因为我觉得小胖一个人坐缺少同伴的帮助,如果老师能找个好同学坐在他旁边督促他、帮助他,可能会好一点。比如,以前那个小常同学就蛮好,有时会辅导他功课,还会提醒他上课听讲,小胖回来总是提起她,也愿意向她学习。”我有些面露难色,沉思了片刻,对她说:“小胖妈妈,我回去考虑一下,尽量给你安排,好吗?”她高兴地点点头。

回到家后,我思绪不宁,这个座位该换还是不该换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其实,以前小胖是有同桌的,而且都是队干部,我也曾尝试让这些好同学帮帮他,让他能进步得快一些,能更好地融入班级。可是事与愿违,他的同桌换了好几次,最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坐,原因是小胖比较好动,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爱讲话,而且总也管不住自己。他的学习习惯也比较差,东西总是乱放,要找的时候总是找不到。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的同桌。就拿小常同学来说,她是我班的一名中队长,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自理能力也很强。所以,我把她安排在小胖身边,希望她能多帮助小胖。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小胖似乎也很听她的话,可时间久了,我发现他们两个上课总是交头接耳,小常同学的作业和成绩也开始下滑。结果,小常的妈妈就来找我说,小常回家总是跟她说起小胖,说他很烦,总是来打扰她,所以不想和小胖坐在一起,家长也怕再这样下去,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还有几个班干部也是如此。为了尊重家长和孩子,我也只好把座位换掉,让他单独一个人坐。

其实,小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特别爱管闲事,别人有什么好玩的,不管人家同不同意他总想拿过来看一看,玩一玩。别人的事,他都要插嘴评论几句。为此也和同学吵过、打过、闹过。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到了厌烦他的程度。我曾多次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忘了。我也多次找他家长沟通,共同教育,但效果甚微。有几次,我看见小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位置上,一副神情沮丧的样子,心里很难过。

我该怎么办?一方面,我要考虑其他同学和家长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我不想强行规定哪个同学坐在他身边,这样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另一方面,我又不想让小胖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坐,脱离班级也不利于他的成长。我想,还是要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决定先召开一次队干部会议。我询问他们有谁愿意和小胖坐在一起,大家都直摇头,没有一个人愿意。我又问他们原因,他们一个个像小麻雀似的说了一大堆理由,把小胖数落了一番,说的都是他的缺点。我又接着问,你们谁知道他有什么优点?大家面面相觑,摇摇头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对他们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从今天开始,请大家仔细观察小胖的言行,想一想他有没有优点。”大家都点头答应了。

一个星期以后,我再次召开了队干部会议,询问他们观察的结果。小常同学第一个说:“我发现小胖很热爱劳动,上个星期,正好轮到小胖做值日生,他做得很认真,把黑板擦得很干净。”接着,大队长冰冰说:“我发现小胖还很乐于助人,上次我没带钢笔,他主动把自己的钢笔借给我。”小曹同学说:“上次,我们庆元旦的时候,老师让大家进行才艺表演,小胖唱京剧唱得很好,字正腔圆,有模有样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后,我高兴地说:“你们都很会观察,也找到了小胖身上的优点,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平时,小胖的确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我们只要把他的这些优点放大,帮助他树立自信,大家一起来帮助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你们说是吗?”大家都用力地点点头。

接着,我趁热打铁,利用午会课召开了“夸夸身边的同学”的班会课,大家各抒己见,有些队干部也心领神会地在班会上说出了小胖的优点,小胖先是一愣,接着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会后,我把小胖单独叫到办公室,和他谈了谈心。我先让他自己说说今天班会后的感受,他说:“平时大家都不喜欢我,讨厌我,也不愿意和我玩,我没想到今天大家会说出我那么多优点,有些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我很开心,也很感动。”我摸摸他的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但是,并不是说你没有缺点了。老师希望你能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让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喜欢你,能做到吗?”他想了想点点头。我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说:“男子汉,说到要做到哦!老师看你的行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小胖的确改变了不少,上课很少说话,做小动作了,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了他。但由于他基础差,学习还有点跟不上,于是,我发动小干部利用中午和下课的时候帮助他,大队长冰冰同学也主动提出愿意做他的同桌帮助他,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小胖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教育反思

2016年6月,我有幸参与了一份关于“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从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专业自觉、德育认知、育德技能和育德途径这六个方面展开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再次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一定的育德能力。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不仅仅是我们班主任的事,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提升育德能力看作自身的需要,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者,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它牵涉广,难度大,付出多,收效小。担此重任的班主任既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专业性的工作,要胜任班主任教育工作,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而只有经过努力,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工作,才能享受班主任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从这个案例中,我感到很多时候,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认为自己的前途是黑暗的。在学校中,他们往往得不到赏识。考试后,他们面对的多数是责备。在这样的教育下,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和交往问题都会随之而来。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问题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和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用赞赏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其实,一个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等,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作为班主任更要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教育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班集体。

爱与赏识,转变了小胖同学,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