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8-12-29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平巷煤柱活化

梁 敏

(霍州煤电集团丰峪煤业综采队,山西 霍州 031400)

霍州煤电集团丰峪煤业2235采煤工作面上平巷掘进头处于2015年10月10日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事故破坏巷道82m。为防止该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的再次发生,技术部门认真分析了本次事故的发生原因,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新措施,保障煤矿采掘安全。

1 概述

1.1 地质条件

丰峪煤业隶属霍州煤电集团,核定生产能力120万t/a。2015年10月10该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2235上平巷从2015年6月20日开始掘进施工,截至冲击地压事故日掘进平巷已推进施工480m,仅剩余18.0m贯通。2235工作面斜长130m,安装有86组液压支架。基本支架类型为ZF5400/17/2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架初撑力31.5MPa,工作阻力为5400kN(p=38.2MPa),支护强度大于0.8MPa;端头支架ZFG5600/18/28型过渡放顶煤支架,上、下端头各3架,支架初撑力31.5MPa,工作阻力为5600kN(P=38.2MPa),支护强度0.89MPa。2235工作面上、下顺槽标高为-840m、-920m,地面标高为+128m。

1.2 冲击地压事故

该次冲击地压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摧毁巷道82m,巷道顶底收缩1.4~2.5m,两帮收缩1.0~2.3m,迎头以外30m处巷道高0.5m。2235上平巷全长498m,事故发生时完成掘进施工480m,仅剩余18.0m贯通。冲击地压发生前2235上平巷掘进迎头正在进行最后一根锚杆的安装作业,距离2235工作面160m。

2 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2.1 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

对2235工作面所在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的鉴定,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知,2235工作面所处的四层煤具有强烈冲击倾向,直接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这是该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重要依据。保护层开采完成后,对于2235工作面来讲,2235下平巷位置正处于保护层应力强烈释放带上,因此没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的可能;但是2235上平巷却正好处于保护层应力的恢复带上,导致了2235上平巷围岩应力变高,为10月10日的冲击地压事故提供了基础条件。

表1 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表

2.2 断层活化因素分析

(1)冲击地压力源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本次冲击地压力源点标为(3201,4304,-857),震源中心处在该掘进工作面前方10m四层煤底板下55m,距2235上平巷开采线150m。在该冲击地压力源点上有一F2断层,该断层长度119m、落差1.6m、倾角60°,贯穿于2235上平巷道,有一条正断层贯穿掘进巷道,其走向垂直于上顺槽,将该断层命名为F2断层。

(2)断层活化发生冲击地压机理

煤体应力和支承压力在断层活化前保持着临界平衡,当掘进施工至接近断层时,微弱的采动都会影响到之间的平衡状态,造成局部高应力区承载力失效,从而就会导致断层开始活化。断层活化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走向断层及落差较小断层,该类型断层自身的最大承压能力较小,工作面掘进期间随采随动,但是活化积聚的能力较小,无大能量释放,不会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第二种类型为倾向断层及落差较大断层,该类型断层自身的最大承压能力较大,当其活化积聚的能量到达一定程度就会进行释放,从而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事件。从断层活化的原理来看,当工作面推进至断层区域时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事件,具体可见图1所示。

图1 断层活化发生冲击地压机理原理图

F2断层长度119m、落差1.6m、倾角60°,属于落差较大断层,属于能发生能量冲击地压最危险的地质构造。当2235上平巷道掘进推进至F2附近时,造成了该断层活化,实现较大能量的积聚,当基础条件达到时就会诱发冲击地压事故。从以上分析来看,F2断层活化是诱发2015年10月10日冲击地压事故的主要力源,最后发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2.3 煤柱的存在形成强剪切带

从2235面上平巷图中可以看到,2235开采线上方有六层煤柱,为42m,总面积为9900m2。根据微地震监测数据结果,绘制了2235上平巷强剪切带平面图,如图2所示。以六层煤柱为圆点向外扩散,其六层煤柱40m范围内皆为减压带,六层煤柱50~100m范围内皆为强剪切带,六层煤柱40~120m范围内皆为增压带。在50~100m的区域内,2235坚硬的顶板、底板和煤层的断裂都能成为冲击地压发生的诱因。2235上平巷掘进头正处于六层煤柱50~100m强剪切带范围内,成为了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最危险区域。

图2 2235上平巷强剪切带平面图

2.4 2234工作面沉降不充分

该煤矿四层煤第一个综放工作面为2234,处于2235工作面的上区段。地表沉降观测数据显示沉降量为0.75m,对于2233工作面的沉降量的2.55m,数据上小了1.8m。充分说明了2234工作面顶板上部的砾岩存在着沉降不完全的现象,同时还以多层悬臂梁的模式作用在2235上平巷的区域范围内。这也是本次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原因。

3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该次冲击地压对巷道破坏较大,为防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研究制定了针对性防治措施。第一步:停止2235上平巷的掘进施工,贯通剩余18m煤柱。实施措施:在掘进头平行布置两个长10m钻孔,进行爆破卸压,现场施工第一个卸压钻孔时,钻进5m煤粉量增大,钻进困难并引发一次冲击地压,冲出煤粉15t左右。证明该区域范围内确实存有强剪切带,这与上述分析一致。根据强剪切带范围,中区域是50~100m。第二步:在2235上平巷底板掘一条副巷,必须要采用大面积深孔爆破作业来对卸压消除强剪切带,然后再贯通掘进头剩余的18m煤柱。大面积深孔爆破卸压措施:四层煤顶板卸压孔,孔长40m,仰角角度38°,垂直于四层煤;四层煤底板卸压孔,孔间距2m,每个孔装药量20kg,每8个孔为一组起爆。

4 卸压效果分析

2016年1月5日至2016年1月29日共打卸压孔150个,装药量为3331kg,见表2所示。

表2 深孔爆破统计表

微地震监测数据表明,本次大面积深孔爆破卸压措施共释放能量15.8×106J,此时对2235上平巷掘进头应力进行检验,煤粉量小于2.1kg/m,符合剩余18m煤柱进行贯通的应力安全指标。

5 结论

对霍州煤电集团丰峪煤矿2235采煤工作面发生的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四煤层本身具有强烈冲击倾向性、采深大、应力高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F2断层的活化是主要的力源,2235上平巷掘进头处于强剪切带范围内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针对本次冲击地压事故丰峪矿提出的防治冲击地压的新措施,卸压效果表明该措施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平巷煤柱活化
公路下压煤巷式似膏体充填开采暂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大埋深矿井区间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矿井中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技术探析
挖金湾煤矿煤柱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冲击地压工作面开采技术开采上解放层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