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散致富的种子
——记柳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广西青年农场主廖双梅

2018-12-29谢青夏莫嘉凌

农家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小蚕蚕种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莫嘉凌

妈妈,为何人家的房子有楼梯,我们家的没有呢?我也想有楼梯的房子。二十多年前,面对3岁多女儿渴望的眼神,廖双梅决定要满足女儿这个愿望,下定决心要赚钱盖有楼梯的房子给女儿。如今,20年过去,廖双梅通过努力,不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已经成为广西有名的种桑养蚕致富带头人,她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人因梦想而伟大!

年轻妈妈为了女儿梦想勇敢当农民

这蚕马上就要上簇了。

“以前我是卖衣服和床上用品的,可是那么多年,感觉也没赚钱,仅是糊口而已,因此很想承包土地搞种植。”廖双梅没想到,首先反对自己从事农业的居然是丈夫。但是铁了心的她给爱人撂下话:你不想做可以,那你在家带娃,我去种地。就这样,廖双梅独自一人投身农业,一是想要满足女儿的愿望,还有就是想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刚开始,廖双梅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1998年,见人家种烟草得钱,所以也跟着种。后来国内蔗糖价格大涨,甘蔗的收购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很多人种甘蔗得了钱,廖双梅见此,也租了100多亩地种植甘蔗。就是这一年种甘蔗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二年,甘蔗价格回落。此时,廖双梅觉得,做农业不能再“见子打子”了,要有长期规划。因此她到处去参观学习,在宜州,廖双梅所到之处看到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桑养蚕,而且赚了不少钱,很多农户都住上了“桑蚕楼”,这让她心动不已。回来后,廖双梅便着手种桑养蚕的准备。

“2003年,我种了6亩桑园,养了2张蚕。收入超过了我的预期。”回忆当年种桑养蚕的收获,廖双梅仍然很激动。

当时在柳城种桑养蚕的人还很少,廖双梅所在的冲脉镇领导见此,想方设法争取到项目扶持资金,帮助其建起了400平米的小蚕共育室。政府派了技术员每天现场跟踪指导,她的养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刚开始蚕茧才卖几块钱1斤,虽然比种其他东西强。但是农民因为没种过桑养过蚕,所以都不敢尝试。”为了发动更多的人种桑养蚕,廖双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示范。群众见她们养蚕一个月能收2批,而且都是现金交易后,感觉种桑养蚕比出去打工或者种其它的东西好多了,因此纷纷跟随种植。

用心养护娇气“娃娃”

“种桑养蚕的学问可大了,单是桑树,品种就有很多,特性各不相同。”廖双梅除了育小蚕之外,还育桑苗卖。有些农户来购买的时候,都是看到别人种什么品种,就跟着买什么品种,并没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购买。这时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比如山坡地适合种51和粤桑11,因为这两个品种耐旱;特2需要水分比较多的地方才能种,如果太旱的地方种植会没有产量。面对每一位来购买桑苗的农户,廖双梅都能做到以实相告,而且根据对方的情况,推荐适合的品种给对方种植,农户们根据推荐,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有些不相信的,种下去后桑叶大小不均匀,产量不够稳定,后悔不已。

2007年,廖双梅连续育出来的3批小蚕,农户养到5龄后,莫名其妙的就死了,就连自己养的蚕也失败了。后来再育出来的160张蚕种,没有一个人敢订。有一天来了个农户想买小蚕,但是对方一听说是廖双梅的,其妻马上把他老公拉走并且扬言只要是廖双梅育的小蚕就不要买。

此时的廖双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压力。一是蚕农养蚕没赚到钱她深感愧对农户,二是育出来的蚕卖不出去,自己要亏本,三是来自家庭的强烈反对。

这时候,柳城县农业局派来技术员协助她,帮她寻找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技术层面和管理上着手解决失败的问题,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帮她把小蚕推销出去,并且鼓励她说:“你之前做的都很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规模化经营遇到的各种问题,按照操作规程做好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把小蚕共育做成自己的品牌,不能半途而废。”蚕业技术人员的鼓励让廖双梅非常感动并坚持做了下来。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廖双梅发现蚕从小到大都是娇气的“娃娃”,整个过程都需要非常细心的呵护。照顾不到位的话,一餐就能出问题。

“比如下雨天,湿度太大,容易产生白僵病的病菌。如果没时间在家看着,排湿杀菌不及时到位,就容易出问题。”

好的蚕苗,才能养出好蚕,蚕苗好不好,对农户能否曾收至关重要。

有一次,廖双梅发现同一批次的蚕种,个头大小并不均匀,后来又到外地去参观学习,发现人家的也是这样,同一批蚕,相同的喂法和护理为何就区别那么大呢?这让廖双梅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廖双梅下定决心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因此一有空就会到蚕房转悠,有一天看到密密麻麻的蚕虫,挤来挤去吃桑叶,心想,是不是密度太大,蚕框太小,活动空间不够大的原因造成的呢?

廖双梅平时使用的都是80X100厘米的框,后来马上找人设计了80X120厘米的,回来试验后,发现小蚕的均匀度果然提高了很多,但还是未能完全解决。后来,定做了最大规格的蚕框回来试验。发现再育出来的小蚕均匀度果然统一了。“这样的蚕种,给到农户手上,对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蚕茧产量可增加30%左右。”

因为繁育的小蚕质量好,跟廖双梅买蚕种的农户很多,但是卖出蚕种,廖双梅并不认为这是她工作的结束,而是她服务农户的开始。为了服务好农户,她还高薪聘请了山东大学农学系桑蚕专业毕业的朱立选作为公司的技术员,经常去给农户答疑解惑。

“养蚕工作量最大的活就是采摘桑叶,有些农户为了赶时间下雨的时候也去采摘,但是蚕吃了带水的桑叶容易拉肚子。因此最好是雨小的时候去摘,而且摘回来后要马上把桑叶摊开,不能闷在袋子里,有些农户为了预防桑叶的水分流失,就用塑料薄膜来盖桑叶,这样容易使桑叶发热变质。一定要拿布来盖,才能保持桑叶的新鲜度。”廖双梅和技术员去指导农户的时候,很多农户却没认真按照这个操作规程来做,因此蚕吃了变质的桑叶发病,最后导致收益下降,而很多虚心的农户却能获得好的效益。

廖双梅发现,蚕养的好不好,蚕房是关键,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她发现,蚕房必须通风透气、保温、保湿。有几年,她发现她的蚕房,地板总是湿漉漉的,怎么吹都吹不干,后来她联想到小时候的旧房子,地板有隔层这个做法后,就尝试在新建的蚕房里铺上隔层,最后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随着种桑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多,400平米的小蚕共育规模,已经满足不了当地群众的需求了,她需要投资扩建更大规模的养蚕场所。

廖双梅是个要求完美的人,特别是在蚕房设计方面。2016年在柳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廖双梅按照时下最先进的规格建设,比如她把蚕房的通风口改成了风扇,摒弃了原来的水帘设计,通风口加大,这样一改,通风透气多了,病害减少了。“可别小看这些改变,按照这些要求,仅改造小蚕共育室就需要100万。”同行的人都称,廖双梅为了养蚕,不惜血本。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一分付出,一份回报。廖双梅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回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廖双梅称,我从事农业那么多年,也是我学习、提升的历程,我小学读了3年级后,就辍学去打工,再后来学做生意。从事农业后,才开始读了县里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拿到了中专的结业证书。“最关键的是后来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广西青年农场主培训,每一个培训的机会,都是一个提高的机会,我感觉自己太幸福了,因为我由一个小学生,到拿到中专结业证书,再拿到大学的结业证书,这一步步走来,无一不跟我们当地农业局以及自治区农业厅、农广校的培养有关。”

熟悉廖双梅的人,都会称她为养蚕“狂人”。因为她见了人,都会劝人家养蚕。即使是坐班车途中,人家一说到不知道做什么好,她都会推荐别人养蚕。希望人家跟她一起发财。在她的带动下,无数亲朋好友相继通过养蚕实现了发家致富。

如柳城县冲脉镇保强村韦良平,是一名残疾人士,也是贫困户。在廖双梅的带领下,种桑养蚕已达10年之久。韦良平种有3亩蚕桑,每次都养一张到一张半蚕茧。一年养9~10批,一年收入2~3万元。

韦良葵,今年50岁,原来种甘蔗,10年前开始跟随廖双梅种桑养蚕,一年收入7~8万。靠着种桑养蚕,供两个孩子读书、买车、在柳州市区买房。

廖双杰,今年60岁,原来到处去做泥水活,后来跟着廖双梅养蚕,种了10亩桑树,一年收入8万块。

陶玉清,种了16亩桑树,一批就养6张蚕,一年收入几十万。现在逢人叫笑哈哈地说“养蚕好,养蚕好!”

除了养殖户外,廖双梅的养蚕基地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很多人通过在基地喂蚕、采摘桑叶等得到收入。贡山村有10多个村民在这里干活,如韦爱娇,今年60岁了,一个月2500元,一年下来收入将近3万元。50岁的村民韦秀清,也在小蚕房做事,一个月能收入2700~2800元。

那么多年来,廖双梅深刻感受养蚕非常讲究技术。2 017年,廖双梅联合柳城县农广校,组织了100位农户,进行了养蚕专业培训班,举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班。

廖双梅不单搞小蚕共育,这几年,陆续投入上千万进行桑蚕示范区的建设。目前建设有蚕房7栋,面积5000平方米,桑园面积500亩,辐射带动1200户种桑养蚕。

2018年,廖双梅的新基地建成了,同时建成的还有培训中心。她经常利用建好的培训中心给农户免费培训。如她联合柳州市农科所开展了100多人的种桑养蚕培训班;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刘吉平教授开展过一期100多人的桑蚕知识培训班。廖双梅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比如贵州、湖南、江西以及区内的南宁、百色、河池等地的客人。廖双梅总对来学习的人说:“你们就安心学习,这里包吃包住包技术。”廖双梅的热情,让很多学员深受感动。在廖双梅看来,传播种桑养蚕技术,给农民朋友播撒致富的火种,是件快乐的事!

廖双梅与技术员在查看小蚕生长情况。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小蚕蚕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可爱的小蚕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关于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