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导入OB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提升理工科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2018-12-28杨再豪
杨再豪
摘 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理工类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导入OBE工程教育模式,让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提升,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OBE工程教育;就业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到2017年光是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本文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浅谈全面导入OBE工程教育模式,建立以就业高质量为导向的理工科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从而有效促进高等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促进本科人才就业质量的提高,达到化解就业难题。
一、导入OBE工程教育模式的意义
OBE工程教育理念也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或者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代表了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清晰地聚焦和组织了教育中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预期的结果。长久以来,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强调以工作为目标方向、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重心,重点培养“对口型”“专业型”“适应型”的各类人才,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本科教育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即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民族综合素质的新教育,逐渐打破旧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更高一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选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OBE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具有更大的弹性和优势。OBE是将学生置于发展其实践能力的环境之中,更加关注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来获得的高阶能力,如创新的能力、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等。OBE工程教育理念更能够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对新工科人才取得良好学习成果也更为有效。
二、基于OBE 工程教育模式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逆向设计原则。OBE 工程教育模式采用逆向设计:先从内外需求开始确定培养目标,再确立“毕业生品质”,再由此决定教育环节的开展,最后确定评价体系以引导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2.发展性原则。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敏锐地把握社会、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及时引入一些积极合理的社会需求; 在构建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关注学生内在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在原有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引入心理素质、创新实践素质和国际视野的评价,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要不断根据社会要求与用人单位需求发展和更新,使得综合素质评价优秀的学生,也是适应社会要求行业需求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3.操作性原则。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各项指标要能够进行实际测定,能量化的应量化,得出明确的结论,或是实际的分值,要能从多维角度多条主线反映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准确,根据各项指标在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合理确定权值。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优化
评价体系的内容要综合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OBE 工程教育的毕业生品质要求,体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培养目标和导向性需要,通过构建与优化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比较宏观和抽象的教育目标,具体细化为不同阶段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OBE 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样也要求在“实现产出”“评估产出”中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对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项评价指标相对应的学生活动,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以OBE 理论为基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充分体现“大育人”理念。OBE 工程教育模式以学生各项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为目的,需要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要在内容、时间和空间有延伸性,简单理解就是课程内外、课堂内外要紧密结合。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相互分离的倾向,前者被视为教学管理工作,后者被视为教学工作,而且两者往往有两个部门独立管理。要在评价体系设计内树立“大育人”观,根据毕业生品质,科学设置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无缝结合。
3.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密切辩证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要科学分解OBE 工程教育模式下,毕业生品质要求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和构成要素,在内容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间的关系,明确各项指标,同时尽量使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能够涵盖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同時,还要根据院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科学赋值各项指标的权重,权重既要能主导导向,又要能兼顾平衡。
( 三) 评价体系实践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除了确定目标,优化指标,评价合理以外,还需要科学实践,在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多种评价机制。OBE 理论要求“说”“做”“证”一致,“做”即实行,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过程评估,“证”即要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竞赛类或可明显量化的活动可采用结果评价并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思想道德、文化拓展类难以量化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应把评价渗透到活动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持续性评价,注重在过程所涉及的重要资料系统保存,使之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清晰全面掌握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此外,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给予学生反馈与具体建议。
2.支持持续改进。基于OBE 工程教育强调“持续改进”: 即“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来进行培养目标达成进行定期评价”,这个“定期评价”就是评估产出,也是OBE 工程模式中形成教育闭环的重要环节。要建立有效的跟踪机制,进行过程质量监控,围绕毕业生品质的质量要求,将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与每项工作的开展对应起来。定期开展达成度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改进; 制定反馈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调研反馈、社会需求调研、用人单位调研等形式,了解学生、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与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执行—监控—评价的动态循环,保证反馈机制正常运转并有效。
3.发挥导向作用。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非以单独评价作为目的,要注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发挥好评价体系的各类指标的“指挥棒”作用。要把评价与教育、指导与改进相结合,借助评价结果,肯定评价优秀的学生,帮助评价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与解决方案,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分层基础上的分类指导,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同个性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不同的测评重点,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的进行指导与建议,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途径达到既定的目标,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艳.田亮,张晓宾等.高校大学生目标教育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学,2009(1):52.
[2]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2006(7).
[3]周艳荣.加强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思考[J].西安:新西部:下半月,2008(10).
(贵州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