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驱井脱硫系统现场管控方法摸索与实践
2018-12-28李妍
李妍
摘要:随着火驱井注空气井注入量逐年增加,油井尾气排量也逐年增大,套压升高,大大影响脱硫塔脱硫能力,增加了脱硫系统药剂成本。本文通过大量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对脱硫系统进行不同现场管控规律摸索,分析了系统温度、压力等,通过对脱硫系统进行改造、优化脱硫系统运行方式,逐步使脱硫系统完善增强了脱硫能力,保障了火驱开发效果。
关键词:火驱井;脱硫;管控方法
引言
火驱井尾气处理系统是火驱开发的重点之一。随着火驱开发调整注空气量的大幅度提高,日处理尾气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套压升高、大大影响脱硫塔的脱硫能力,也增加了脱硫系统药剂成本,成为油田近年来稳产增油、降低成本的问题之一。尾气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易发生冒顶、冻堵、排放气超标,不仅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也对目前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产生了重大隐患。
1 脱硫技术
1.1流程
规模实施脱硫流程:来气→分离器→空冷器→脱硫塔→脱硫塔→高空排放
先导试验脱硫流程:来气→分离器→空冷器→分离器→脱硫塔→脱硫塔→高空排放
1.2 脱硫系统工作原理
脱硫塔药剂反应原理:在脱硫过程中,脱硫剂的颜色有原来的黄褐色逐渐变成黑色。
2 主要问题分析
因规模实施脱硫系流程与先导试验对比少一级分离,导致脱硫系统除湿能力不足,导致如下问题:
(1)高空烟筒冒顶,环保压力大
由于除湿效果差产生的过量积液,导致系统压力升高,高到一定程度,势必会造成积液污物由烟筒喷出,自主脱硫系统的两处高空排放烟筒处于饶阳河旁,安全环保压力巨大。
(2)药剂受潮失效超标排放,安全风险高
随着尾气量的日益增加,原本气体在管道及罐内的稳流状态会转变为湍流状态,湿气通过分离器、空冷器的速度过快,气液分离不充分,致使脱硫塔内药剂受潮失效。
进塔气体质量差,温度高,湿度大,形成其他化学反应造成脱硫剂孔隙堵塞形成塔阻力上升。脱硫吸收和析硫反应,塔内析出的硫,不能及时随排污带出塔外,极容易粘结在脱硫剂表面,导致气体偏流,时间久了形成堵塔。
(3)冬季冻堵憋压,日常管理难度大
冬季室外气温低造成脱硫塔内药剂结冰憋压,导致大量的尾气不能顺利被脱硫系统处理排空,使油井套压升高,蒸汽车解堵5井次,严重憋压会影响油井产液能力。
(4)部分区域脱硫能力不足
杜66火驱区块尾气平面分布不均,造成一部分高尾气区域的脱硫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破坏系统压力平衡,脱硫不充分也给环保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3 主要对策及实验效果研究
3.1.提高脱硫系统除湿能力
(1)监控系统温度,控制新下泵井抽活、尾气大套温高油井进塔
由饱和水蒸气与气温的关系曲线可知:气体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抽活的新下泵井和尾气大、套温高油井的尾气温度与尾气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生产井,这样大量的高温高湿度尾气是造成脱硫系统除湿能力不足、气大憋压的主要因素。
由于脱硫塔设计的进入温度为40℃,我区制定系统温度的管理制度为夏季不超过40℃,由于冬季室外气温低,对系统温度严格要求设定为不超过30℃。在此制度的约束下,脱硫系统保持着平稳正常的工作状态。各中心站管控温度后各脱硫塔基本实现压力平稳。
对气大油井控气,控制进系统温度,防止脱硫塔憋压堵塞,以几口冬季尾气大、易冻堵憋压油井做对比实验,经试验实施后,4口油井尾气日排放量共减少10101标方,日产液增加38.3t/d。
(2)对高尾气区域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
①脱硫系统串联运行流程:来气→分离器→空冷器→脱硫塔→脱硫塔→高空排放
②脱硫系统并联运行流程:来气→两组分离器→两组空冷器→脱硫塔→高空排放
串联运行:优点是脱硫效果好,缺点是气量大气液分离效果差,适用于低尾气量区域。
并联运行: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缺点是脱硫效果略差,适用于尾气量大的区域。我们选用硫化氢含量较低的三个自主脱硫系统32#、37#、54#进行并联运行改造,改善了尾气量大时的除湿效果,延长脱硫塔药剂的使用寿命,使脱硫系统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3)加除湿缓冲罐和分离器
2017年3月,53#自主脱硫系统发現烟筒冒顶,及时倒流程进行处理,阻止了继续冒顶,但效果仍不太理想,分析主要原因为该系统前段除湿能力不足,积液进入放空流程,积累一定程度后导致冒顶,针对该情况,作业区在53#脱硫系统汇管位置加装了卧式缓冲罐,这样一来,湿度较大的尾气先通过卧式缓冲罐进行气液分离,再流入分离器、空冷器,就会增加除湿效果。
2017年11月,作业区在34#脱硫系统干线位置加装了分离器,这样使系统由原来的两级除湿变成了三级除湿,减少了系统积液,降低了系统压力,杜绝了冒顶发生。
3.2增强脱硫能力
(1)合理控制单井尾排量
对于高尾气区域的尾气排放量规定不超过1万标方,合理控气保证脱硫系统的处理量。
(2)脱硫塔增容改造
56#脱硫系统额定处理尾气量为5-6万标方,现在需进入该系统的尾气量已达到10万标方,为解决此问题,我区已对56#脱硫系统进行增容,在已有的单塔后串联建立两个新脱硫塔,达到增强脱硫效果的目的。
4结论
(1)随着火驱开发的不断深入,为解决脱硫系统除湿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系统温度的控制、对油井尾气参数的监控以及增加前置除湿装置等措施,脱硫系统的除湿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2)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合理控气,对高尾气区域脱硫塔进行增容,使脱硫效果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韩香玉.《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塔的设计研究》[M].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6.
[2]郑昌萍.《湿法脱硫中常见脱硫塔的综合评价》[J].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17期: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