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2018-12-28魏杰

新一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育

魏杰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融合产生的作用力就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卓有成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就是基于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而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本文就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教学中的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其着力点就在于承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课堂上仅仅只是教学资源的展示,则意味着它还不是资源、技术和学习的深度融合。所谓深度融合,一方面是专业教师将有效资源融合到信息技术之中,另一方面就是让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与学生的学习水乳交融。笔者就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谈谈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一)师生信息素养缺欠。从当前的一些学校来看,部分学科教师还不会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硬件,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教师对教学资源无法熟练个性化修改,而学生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也不具备自主、协作、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可谓是盲目崇拜,不能进行有效筛选,直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并不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实际关联度,盲目追求新、奇、特、多,为了使用而使用,一幅图于虚表的热闹运用情形。

(二)认识上出现偏差。不少学校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就是一种整合,即整合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整合的落脚点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学习和教学有关的内容,信息技术似乎脱离于教学之外,仅仅成为一种介质。事实上,这样的整合观念,就是没有深入的进行对信息技术作用的探究,整合是一种浅层的形式,而融合则是一种融入和渗透,信息技术必须有效融合各个学科教学,并辅助学习。教师想当然的在具体操作中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价于整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就是一种整合,这实际上出现了错误认知,而在实际运用还存在“信息轰炸”般超时超量授课,“电灌”、“黑板搬家”似的人机关系失衡,这都仅停留与技术手段的展示。学生学习只停留于感官和直观形象,忽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以及内在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理论学习形式化。尽管教师在思想上对新理念、模式和方法能理解和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新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摸索和实践探究,与传统教学已经顺风顺水相比,有时候还显得不够顺畅,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会暂时性的体现在学生考试成绩的不佳等,有的教师考虑到利益等因素,常会不自觉地回到旧有上课习惯和教学模式中,仅仅是简单模仿新方法,对新模式的运用浮于表面形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涉及其一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改革给学生带来最大受益最大的同时,增强了对教师的压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平台变得更为广博,学生学习的资源获取多渠道,学生学习的模式更为多元化。也就是说,在不断提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师所面临的就是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对教学方法的问题进行重置,重构新型教与学关系、师与生关系,这就给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一)学生方面。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倡导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教育的主旨。那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着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关键,当学生主人公意识被充分调动,才能够促进他们主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念的倡导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的介质成为了网络,教师、学生、网络成为了教學三要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达预习等教学任务,学生根据阅览师生建立的信息平台、网络学习空间获取“导学案”,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学习时间,对即将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做好交流,对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重难点等问题既进行咨询,可以从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生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到了课下,进一步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

(二)教师层面。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并在其支持下,严格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的过程所考虑的因素多种多样,有教师学生,也有技术媒体,还有知识内容等。在选择信息技术平台支持方面,利用QQ群、QQ空间、博客或网络等常规通讯工具构成学习空间,对这些通讯工具学生易于接受,操作方便、快捷,教师在授课前将预习要求、教学设计流程、具体重点难点、各种教学资源、相关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当然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教材,而是要有创意和新颖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从中感知知识传授的方便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自我挖掘。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的是对教师队伍不断学习培训,转变教师思想和教学观念,让教师能够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能够娴熟利用好硬件设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加强科研队伍的管理和评价,使教师能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探索推广应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