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实施策略
2018-12-28欧晓刚
欧晓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进,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在逐步转变,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就使得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不够全面,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长远发展所能起到的效果有限,而当前的体育教学要求对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兴趣、运动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进行培育,这就需要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达成对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策略
在传统高中体育课堂中,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效果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而这是因为教师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单一造成的。因此,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来展开,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能够为体育课堂添加更多的趣味元素,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从而积极地配合教师的体育教学,并提升自身的体育综合素养。那么,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策略应如何实施呢?下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展开一番探究。
一、结合音乐元素教学
体育是身体的运动,而音乐则是思想情感的运动,体育和音乐有很多的共通点,例如,都很重韵律和节奏感、都能够使人的情绪变得积极等,结合音乐元素来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一种体育课堂中锻炼的新鲜感,进而使学生的情绪变得积极,能够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而且,广场舞的普及也能够证明音乐能够帮助人协调自身的身体,舒缓人的情绪,使人能够愉快地进行运动,因此,结合音乐来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可行性非常高的教学策略。
例如,笔者在一次体育课堂中教学生《三十八式陈氏太极拳》时,便播放了《二泉映月》的曲子。笔者先是让学生散开站定,再随着舒缓的音乐将太极拳的拳架缓缓展开,而学生也在笔者的身后跟随笔者做出动作,在音乐的作用下,学生浮躁的心情安定下来,并且感受到来自太极拳及二泉映月这支曲子的古典韵味,学生都非常认真的随着笔者一次又一次的将太极拳的套路缓缓打出,并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身心。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动感的、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元素来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得学生的情绪高亢,适合做一些动作比较大的运动,同样也能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兴趣的提升。
二、进行游戏活动教学
游戏一项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方式,相比于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布置的百米短跑等锻炼任务,学生显然更乐意接受教师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来教学。体育游戏活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用多种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灵敏度、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地进行游戏活动来展开教学,进而从各个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地推动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便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喊号抓人”游戏,这个游戏玩法是让学生站成一个圈,然后一名同学在圈外拿着篮球慢跑,随后教师按照学号喊人,被喊到的人要立刻跑出圈追逐那名那篮球的同学,以一周为界限,追到拿篮球的同学则得分,追不到则换这名同学拿篮球被追。这个游戏锻炼的是人的跑步速度及反应速度,使学生在追逐奔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身体的锻炼。游戏活动教学是一个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体育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制定综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三、开展小组竞争教学
竞争是体育的王道,奥运会之所以被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焦,便是因为运动员在奥运会中将竞技体育发挥到极致。同样,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只有竞争的环境才能够使学生努力地冲刺自己身体的极限,继而最大限度上推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教师在让学生竞争时,不能让学生之间产生恶意竞争的情况,以免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应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并对学生的竞技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良性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勇攀自身身体素质的高峰。
笔者在教学时,会让学生分小组竞争,例如,在让学生进行400米接力赛时,笔者会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去比较哪个小组耗时最短,这样就会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够在竞争环境的刺激下,努力冲刺自身的极限。而在让学生完成四百米接力赛后,笔者会将学生的分组打散,再分一次组让学生去参加篮球活动,这样,学生之前的竞争对手就会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学生的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一直在不停地变换,学生便不会对竞争对手产生敌意,进而使学生能够良性竞争。
綜上所述,教师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成长需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乐于并善于接受体育课堂教学,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努力地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综合素养。总而言之,只有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才能够被学生所喜爱接纳,教师应积极探究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高鹏程.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运动,2018.
[2]钟干南.浅谈提高高中体育课堂高效性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