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8-12-28张艳

新一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艳

摘 要: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对其渗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进行阐述,以此来为业内人士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教育;教学策略

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本体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以及对人自身的素质与品格培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的认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得到了语文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成为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民族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从教育内容来看,渗透教育仍旧是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而且局限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范围内,其实质还是为应试服务,致使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碎片化、知识化、应试化;从教育方式来看,由于受课堂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限制,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解读文本、强化记忆,或以肤浅的说教为主,缺乏对学生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构建,致使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化、机械化、形式化;从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仅停留在一些名篇名句的死记硬背上,或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机械记忆上,或是被动地参加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深度的心靈触动、有效的人格塑造,致使传统文化教育表象化、低效化、空泛化。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教师和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唯知识、唯分数的教育观念普遍存在;语文教师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足、教学能力低下,也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因素,等等这些主客观因素都成为渗透教育必须探究和解决的。否则,民族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镜花水月”,毫无实际意义和作用可言。

二、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教学承载着传承人类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文以载道”的传统教育观还是以“核心素养”为主的现代教育观,都强调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培育,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价值观念等完善的人格品质的培养。

(一)凸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情操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一个具有美好情操的人,必然会有积极的情感和崇高的思想,从而形成美好的人生追求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通过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内涵,如杜甫的家国之忧、辛弃疾的志士之悲、文天祥的丹心照史、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纯洁友情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用丰富而积极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唤醒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操。例如,在教《我与地坛》一课时,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文章中对母爱的真挚而深情的表白,然后利用小组讨论,阐发对文句“子欲养而亲不在”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深刻感悟,再安排学生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写一篇散文。通过感知、感悟、表达等一系列真正能够触及学生情感与心灵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母爱的伟大光辉,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真挚情感。

(二)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效能,唤醒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文化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也是人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实施课堂文化实践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文化归属、建立文化认同、参与文化创造,也就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藏的文化意识, 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创新能力,推动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化实践活动要突出互动性、生成性、实效性,要能让一个个文化因素成长成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授《赤壁之战》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选择阅读《三国演义》篇章,再结合选读文本剪辑《三国演义》连续剧相应片段,写出文学评论、影评、人物评论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全体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形成情感与思想的强烈共鸣,并促使学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将自觉的文化意识转化为强烈的文化创新意识。

(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激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生活、融入时代要求,才能达到追求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品质的教育目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变化,以及社会上存在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切入点,把传统文化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融合,在传统文化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激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比如在教授《陌上桑》一课时,通过对罗敷之美的全面认识,适时提出关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靠颜值”现象的价值观讨论,利用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美是一种美与才、容与德并举的人格之美,激活学生追求美的正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是对学生灵魂与人格的唤醒与激活,只有真正将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外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