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

2018-12-28刘凤卓薛佳佳

新一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教学目标

刘凤卓 薛佳佳

摘 要: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标,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落实和教学的成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的排列顺序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模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做出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

伴随新课程目标结构的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也相应地有了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知识目标是基础部分,它既是教学目标结构的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是指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要理解、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能力目标则是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辨是非、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道德與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是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顺序进行分类的,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则是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顺序进行分类的。这一不同体现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理念以及课程内容的差异性,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排列顺序不同原因分析

首先,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学校在其思想素质、品德修养上给予正确引导;而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自律成为起品德发展的主要形式,开始用道德信念来调节其个人行为,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知识建构的能力也更强。

其次,从初高中课程性质上来看,初中的课程名称是“道德与法治”,高中则是“思想政治课”。这就要求在初中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高中阶段则是在之前初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更进一步培养其的政治素质。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要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要求帮助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从我国的教育目的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主要任务不单单在于知识的传授,而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知识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教书育人,育人为先”。因此,在初中阶段要着重于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等的形成,可以使学生在前一阶段品德形成完善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虽然将知识目标放于首位,但我们一定不能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得到有效落实。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从根本上掌握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要求,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割裂三个维度之间的联系;对认知领域目标的表述含糊空洞,在实际中难操作并且难以用来测量和评价教学[]。因此,进行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三个目标维度的整合。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主导、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核心,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来规划和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要正确处理好这三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可片面。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要紧扣主题,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其渗透到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注意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就要解决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这四个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才能设计出完整、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中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中要科学合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加强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切忌教学目标过于宽泛难以把握,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知识体系,进而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契合教材内容、精准定位。注重增加知识领域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袁晓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探析[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8):248.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教学目标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