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12-28李友军
李友军
一、揭题导入,边学边问
1.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学与问》!(生齐读课题)
2. 学生初读课文,边学边问。
出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着读着,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选择你最想问的和同桌交流。
3. 检查。
(1) 生字词。
① 出示:不懈探求、相辅相成、沈括、翱翔
(指名开火车读)
② “辅”字是生字,它是什么意思?(帮助)“相辅”呢?(相互帮助)“相成”呢?(相互成功)
小结:抓住了关键字,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课文中是说什么和什么相辅相成呢?(学与问)
③ “翱翔”,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形容鸟儿会飞翔,鸟儿翅膀上有羽毛,所以两个字都是羽字旁)
小结:注意观察字形,在学习字词时也会有新的发现。我们要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就要插上一对翅膀——“勤学好问”。
④ 还有两个词语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不懈探求:“懈”,松懈。
沈括:北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文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⑤ 指导书写:选择自己觉得最难写的一两个字描一个,临写一个。
(2) 读课文。
请几位同学为大家完整地把课文读一读,谁愿意?(生读,相机点评和指导)
4. 读了《学与问》,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呢?(学生质疑,评价并择要板书)
二、聚焦于问,连接事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边学边问,边问边学,努力去探究这些问题。
1. 第1自然段。
(1) 学与问究竟谁更重要?先说说你的观点?学生发言。
(2)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学生在交流中碰撞自己的观点。
小结:作者认为学与问同样重要,但是把“学”与“问”分开,作者更强调“问”。
(3)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作者重视问的?
(板书:金钥匙、铺路石)
“金钥匙”是什么?“铺路石”是什么?它们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4)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学,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要重视问,还把问比作了“金钥匙”,比作了“铺路石”,带着这样的体会,一起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5) 学是一个大的概念,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显然是在突出“问”,其实,你想想,做学问的习惯、方法、态度有很多方面,除了学与问是可以谈论的,还可以是学与什么呢?
学生发言,师点评。(学与思、学与勤、学与乐、学与教、学与写、学与循序渐进……)
再次强调:学问中间有很多很多的内容,今天作者把学与问拆开来,作者就是为了向我们强调什么呢?(问)
2. 第2自然段。
“问”怎么就是一把“金钥匙”呢?接下来,作者举了哥白尼的例子。
(1) 说到哥白尼,你有哪些了解?
板书:哥白尼
学生发言,相机点评。
(日心说,在创立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叫“地心说”,一字之差,可是整整等待了1000多年啊!哥白尼写了《天体运行论》)
(2) 哥白尼是成功者,他取得的伟大成就,有“问”的因素吗?
出示: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与“问”有关系吗?抓住关键词句写写你的体会。
(3) 交流。
指导学生到事例中找与“问”相关的因素:小时候就问、充满好奇心、经常问、缠着问、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4) 看来,哥白尼小时候就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问题,问题越问越多,有了问题就一定要问,缠着问,正是好问促进了他的成长,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谁再来为我们读读这个例子。
(5) 作者举了哥白尼这个例子,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哥白尼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从小就好问)
(板书:要重视问)
3. 第3自然段。
(1) 与哥白尼小时候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问”对于我们来说,还那么重要吗?(指名读第3自然段)
(2) 学生交流。
同学们,问对我们今天的学生来说,是更加重要的学习品质,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太快了,世界又是那么的五彩缤纷。
(3) 你们与哥白尼一样,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你们在平时有了问题问了吗?现在,你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问,相机点评。
(4) 有了问题,你想问谁?你想什么时候问?(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这就是拜“能者为师”的道理。
(5) 激励:原来,你们也有著成就伟大学问的素质啊!
这节课,我们初步领悟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从哥白尼的事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学习中要重视问的道理。
课文中还举了另一个事例,是关于沈括的,这个事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说理性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又有哪些需要我们关注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作者单位:南京市拉萨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