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家逃亡美国之后
——从抽象表现主义到超级写实主义

2018-12-28编辑倪茕

风采童装 2018年6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波普表现主义

编辑|倪茕

20世纪,西方社会充满了标新立异的变化,尤其是从1945年起,西方世界经历了变革更为激烈的时代。就艺术而言,这种变革首先发生在纽约,后来扩散到欧洲其它几个大都市,如伦敦、罗马。这些城市与纽约和巴黎共同培养了战后新的艺术运动。

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由徒手制作转变成大量生产,从对于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

美国的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垃圾箱派艺术中初露端倪。而欧洲原有的艺术团体,却在二战中土崩瓦解,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美国,彻底改变了美国艺术以往的孤立状态。从此美国艺术家不再是单纯地从外国输入观念,也开始输出观念。

何为抽象表现主义

在二战后的西方艺术中,影响最大的是在纽约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运动,它通常被称为“纽约画派”,又叫做“行动绘画”,但这些名称都不够准确。实际上“抽象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融合的结果。

“抽象表现主义”一词最初用来指代康定斯基等欧洲艺术家用表现派的画笔抽象地绘画。1946年,罗伯特·考特斯称霍夫曼的作品为“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也让这一指代沿用至今。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第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美术思潮,也是美国当代艺术在西方崛起的标志。

分裂的碎片、扭曲的线条、单纯的大色块的呈现、模糊的辨析不清的意象……每一个初次接触到抽象艺术作品的人都似乎有同样的困惑:他画的到底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爱使用抽象的表现形式?

抽象表现主义虽无统一的风格,但其共同特征是用抽象化、即兴式、无目的性的创作方式表现自我。他们都标榜自己的作品都来源于一种自身的“内省”。主要包括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行动绘画”和以罗斯科、马瑟韦尔为代表的“色域绘画”。前者用来指代将行动作为绘画的创作方式,后者的画作则充满了大量的铺满整个画布的色块。

其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海神的召唤》自由奔放的抽象画风格,成了崇尚自由的美国精神的体现。

波普艺术开启后现代主义

波普艺术的出现标志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开始,它提倡艺术回到大众中去。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50年代的这个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迅猛发展的过程。

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时代。这个时代,在文化形态上被人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已经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今天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主要表现在对以往的艺术观念及艺术形式的颠覆上。

超级现实主义的逼真与放大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还有称之为“超级现实主义”(Hyperrealism)的绘画,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从 1970年代的纽约开始,超级写实主义发展得轰轰烈烈,随后传播至欧洲以及世界各地,它是受电视和电影刺激的感官延伸,依赖摄影术,是都市生活形态的产物,呈现的是人工的自然。格雷厄姆·汤普森曾说:“理查德·埃斯蒂斯、丹尼斯·彼得森、奥黛丽·弗拉克和唐埃迪等画家通常从摄影工作开始,如今依然创作类似照片的绘画。”

超级写实主义的创作元素可以概括为两点,即逼真与放大。它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相反,它利用其他的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

这种绘画风格对中国颇有影响,以致泛滥,人们在内心里嘲笑地称之为“数码”写实主义。尽管如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管摄影术和超级写实主义是如何相互依赖和辩证地发展,仍然还有大量的艺术家延续超级写实主义的风格进行创作。

《1948年第5号》杰克逊·波洛克“滴画”中的精品,画布被钉在纤维板上,画布上的颜色有黄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波普表现主义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波普系列之红》
潮味波普
徐悲鸿及其现代性再研究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