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两种中译本评析
2018-12-27张亚平
摘 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被众多译者所钟爱,译文成百花齐发之态势。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来研究朱生豪,卞之琳两翻译家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译本。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翻译
作者简介:张亚平(1989-),女,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2
1.引言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享誉文坛的戏剧大师。《哈姆雷特》是其巅峰之作,是最负盛名的悲剧。该剧创作于1601年左右,这部作品是莎翁艺术风格日臻完美的标志。剧中主人公哈姆雷是经典人物。其译本众多,不同译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若一味对译莎翁作品,也未尽能呈现其作品神韵。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解析朱译本和卞译本。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莎剧翻译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学家莱斯和汉斯威密尔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威密尔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诺德认为原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在意是否影响了对读者的传达效果,最理想状态是译者能够理解读者背景,并成功用文字将此信息输出。译本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译者能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并有能力把信息恰切得表达出,成功让目的语接受者识别其意义;其二是原文接受者和目标语接受者两者背景知识和期望吻合,或是译者使之相吻合。
翻译目的论应用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前提是明晰莎翁的戏剧特点以及翻译的目的,依据目的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莎戏剧特点兼跨诗歌和戏剧类型,所以特点是掺杂戏剧性和散文诗体双重特征,译者在译文时首要关注前提。通常来说,戏剧对话有几个特征,首先,戏剧讲求自然且口语化,所以翻译时过于文字绮丽,有卖弄文字造诣之嫌,与此同时会给观众带来负担,导致后果是戏剧氛围僵硬,戏剧表演效果差强人意。其次,译者在有限篇幅表达人物情感走向,语言字字珠玑,不能拖沓冗长。最后,人物对话须精简意概,译句过长,观众无法消化,演员表达自己也会困难很多。所以戏剧性是探究莎中译本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译者译文最重一环。
3.《哈姆雷特》两中译本评析
翻译理论研究者以“对等”为焦点进行翻译研究,认识到有些等值不能实现。特殊翻译情况下。译者优先考虑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威密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它是翻译过程的译者决定的。翻译目的论的行为标准是充分性而非等值。充分性是译文本质属性,译文应满足翻译任务。从交际功能来看,译文达到了翻译任务规定的预期目的,就足够了。翻译目的是指由翻译任务决定的意图,而译文主要取决于它的目的。
依据翻译目的论,戏剧翻译应考虑剧本目标群体。译者虽是语言层面的转换,但若译本使用目标群不同,对语言要求也不同的。从读者到观众,语言的要求越高且越严格,信的层面在逐渐降低,而达的层面却在逐步提高。因此把戏剧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时,尽可能反映出原文风格及文体风格和语言特色。
3.1翻译策略
朱先生在《译者序》中写道:“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己而求其次,亦必以明自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朱先生翻译首要聚焦点最大范围内保持原作神韵,否则就会退而求其次,用顺畅字句忠实得传达原文意图即可。
他的目标群体是中国的读者,为了莎剧的易于理解和接受,他主要采用了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例如“I entreat you both That/ being of so young days brought up with him/ And since so neighbored to his youth and behavior/ That you vouchsafe your rest here in our court / Some little time, so by your companies/ To draw him on to pleasures and to gather”。朱译本对这段的译文处理是:“你们从小便跟他在一起长大,素来知道他的脾气,所以我特地请你们到我们宫廷里盘桓几天,陪伴陪伴他,替他解解闷。”这样的译文处理使之既流畅又生动自然,用词从小处着手,功用性强,概括力强。此段译文显得朗朗上口,形神兼备,既忠实于原作,又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完全是文学翻译所遵循的原则。
而作为诗体流派代表翻译学家卞之琳,他从文学翻译角度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以似致信”,过于追求“达”和“雅”,忽略“信”是不可取的。他的翻译主张忠实于原文且忠实于形式,在追求形式基础上,追求内容忠实。这和朱先生的翻译態度“凡遇原文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大不相同。卞先生的译文为“我想你们二位从小就跟他一块儿教养起来的,既是少年的同伴,又熟悉脾气,因此请二位到这儿宫廷中小住几天;你们好陪他玩玩,逗他去消遣消遣。”他的译文几乎没改动原文字序,断句和原文位置也相同。这是他和朱氏翻译的区别。卞译本把原文作者放在译者理解原语文本,创造译语文本的核心位置,变现出对原作者极大的忠诚。这和翻译目的论的三个法则之一忠实法则不谋而合。他强调原作者的核心地位性,但他并没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他在理解原作的同时,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他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最接近于原作,既把原作内容和形式忠实准确再现,又有创造性。
3.2语言风格
朱先生寻求最大程度接近莎剧的汉语文体,他找到了汉语表达莎剧的最佳语体诗化的白话文体。朱先生的莎剧译本选用了散文诗形式,这是翻译莎戏剧得完美语言载体。诗化的白话文体,译文表达能力强,使得剧中人物拥有符合自己身份的独特语言,达到了“让彼声若其人的”的生动感。这种诗化的白话文体语言风格是传统又文雅的文言文所不可比拟的,更是现今的白话文所不可企及的。例如:“Both your Majesties Might/ by the sovereign power you have of us/ Put your dread pleasures more into command/ Than to entreaty/ But we both obey/”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为:“我们是两位陛下的臣子,两位陛下有什么之一,尽管命令我们;像这样言重的话,倒使我们置身无地了。”这段话是作为下臣的罗森克兰兹的话,字里行间可以看到臣子的忠诚和对陛下的臣服。译文与人物身份贴近,文字简单凝练,给人以个君臣和谐的画面感。
而卞先生的语体风格则贴近大众口语,他主张言文一致的白话翻译外国诗歌。他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顺应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符合读者的期待;二是为了忠实得传译外国诗歌语言。例如他对罗森克兰兹这段的译文处理;“二位陛下,对我们为臣的都是至高无上,有何懿旨,只管命令就是,客气不得。”其中的“只管命令就是,客气不得”这些词语是很口语化的表达,这与他的口语化翻译思想是完全相符合的。
3.3音韵
朱先生的译文善于把握原作的总体神韵,不拘泥于语言细节。他的译文语言生动优美,富含诗意。语言更是行云流水,译出了莎剧的精髓。朱先生每译完一段,总是以舞台演员自比,申辩语调是否适宜,音节是否调和,注重声韵和谐,节奏押韵,他的译文有音乐性,适合舞台诵读。朱生豪在每个剧本中,都用诗体翻译莎剧。由于他的学识渊博,精思力索,他的译文既能贴近原文,又文字优美。莎士比亚著名研究学者贺祥麟评价朱先生为“朱译的最大特点是文句典雅,译笔流畅,好像是高山飞瀑,一泻千里,读之朗朗上口,决无诘屈聱牙之弊。”例如:“Your visitation shall receive such thanks/ As fits a kings remembrance/”,朱的翻译是:“那么你们的盛情雅意,一定会收到丹麦王室隆重的礼谢的。”朱的翻译以名词为中心,比如“盛情雅意”,“丹麦王室”,既符合王室身份,又给人一种古雅又朗朗上口之感。
而卞的文体则颇具参差错落之美,同时又不乏有整齐均衡之感,这样既给人井然审美又给人灵动审美。卞的轻重相间的音韵方式符合英语节奏,不仅能拉近与观众和读者的距离,而且能保留诗歌的优雅形美。卞之琳的译文为:“慨然对我们表一番盛情雅意,身为国王的定作想称的酬谢,不负二位的苦心。”句子长短不齐,错落有致,把君王的“煞费苦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4.结论
威廉·莎士比亚,后人尊称为莎翁,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巨匠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巅峰之作,历来被文人译者所喜爱。本文从翻译目的论出发,以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戏剧《哈姆雷特》为语料,对朱生豪和卞之琳两位中国翻译家的中译本进行简单评析。兩者的翻译都有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以两者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音韵要求都各有差别。朱生豪先生的目标群体是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所以他把异域文化的接受程度,考虑在内,用独有的诗化白话文体来传达莎翁原作的精髓,使译文达到古朴优雅的效果的同时,还能使译文充满神韵和意趣。而卞之琳主要关注点是忠实传译外国诗歌语言,追求对原作的再现,他极具特色的口语白话文体,让译文更显灵动,错落有致,极富审美。两位翻译大家的译本都使读者领略到了不同的翻译之美。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范泉,徐宗琏.关于译莎及其他[J].文教资料,2000.
[3]何其莘等,高等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文集[M].朱生豪,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5]Vermeer,Hans J.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黄燕垄,译.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70.
[6]肖曼,卞之琳诗歌翻译的文体选择及审美价值[J].外语学刊,2000(3).
[7]许宏,王英姿.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