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邦彦咏物词之意象选择浅析

2018-12-27王惠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周邦彦选择意象

摘 要:在咏物词的发展史上,周邦彦是一个关键人物。周邦彦工于体物,其咏物词数量虽不足二十首,却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与创新。将他咏物词中意象的选择与其人生阶段相结合,大体分为咏琐细之物、咏花柳植物、咏节序风物三个类别,对其每一阶段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周邦彦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内心情感变化及其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邦彦;咏物词;意象;选择

作者简介:王惠(1994-),女,山东淄博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育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咏物”类作品的出现源起于《诗经》,到了北宋中期,咏物词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周邦彦咏物词中所展现出来的谨严的格律、浑融的意境以及精巧的结构更是为咏物词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引领咏物词的创作由探索期进入独立期,因而其词作的成就与影响不可低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咏琐细之物

汴京初旅时期,周邦彦于太学求学,生活环境单一,活动区域有限,他能接触到的自然风物并不多,只是偶尔在羁旅怀乡或闲游坊曲中见到自然风物的出现。这一时期,周邦彦的词只能称作片段咏物,其中描写最成功的作品当属羁旅怀乡词——《苏幕遮》。此词虽是小令,却很好地显示了周词的浑然天成、层次鲜明。词的第一层以乌雀清晨窥檐呼晴这一典型的夏日清晨新晴之景写乡愁;第二层,词人写到了风荷猎猎的典型江南水景,日日面对这般勾起情思的景物,自然导致词人情不堪重负;第三层,词人因日有所思,夜里便时时梦见在家乡荷塘采莲的场景。词人运用白描手法,既有对所咏之物外在形貌的巧妙描寫,又有对所咏之物内在精神的彰显。

但在此时期,周邦彦真正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词作,是《看花回·咏眼》和《南柯子·咏梳儿》两首。《看花回·咏眼》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位绝色女子的动人明眸,先是静态欣赏其精致妆容,又写女子睡意昏沉时似开微合的眼和登高望远时泪水连连的眼,使人顿生怜惜之意。《南柯子·咏梳儿》则以相似的艺术手法吟咏了一把装饰精美的梳子。可见,此时周邦彦对身边琐细平常的物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细致描摹,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太学求学生活的空虚。

初旅汴京几年间,周邦彦继续沿袭“花间词”创作传统,写作内容和手法均效仿前辈柳永,词作以恋情词为主,真正的咏物之作并不多,也缺乏自己鲜明的创作特色。

二、咏花柳植物

随着词人生活阅历增加,周邦彦咏物词的创作特色开始形成。周邦彦改任溧水知县四年余,咏物词数量大增,几占词人咏物词总数的一半。其吟咏对象主要是梅。

周邦彦题为“咏梅”或“梅花”的词就有四首之多,虽同是写梅,但因角度不同而风姿各异,其中寄寓的情怀也有深浅之分。《丑奴儿》实多虚少,着重描写梅花仙子的素净与幽香,也寄托着词人对命运的慨叹。《玉烛新·早梅》则表现词人对早梅的爱惜之情,形神兼备,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写梅之形态,又用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不敌早梅的清瘦赞美梅的天然无暇。

在周邦彦的外任词中,“柳”是另一个突出意象。周邦彦在惜别汴京故友时曾作一首《兰陵王·咏柳》,虽只是“托物起兴,非咏柳也”,但可以算是对以柳入词的一次成功尝试。周邦彦集中咏柳的佳作是《蝶恋花》五首,它们分别以新柳、茂柳、飞绵之柳、秋柳为吟咏对象,细致地描写了柳的各种风姿形态,用笔灵动传神。

综上,以花柳植物作为吟咏意象在周邦彦咏物词中占比最大,花柳植物在前人诗词中被反复使用,其自身所内蕴的情感内核也与周邦彦当时心境相契合,因顺理成章成为其咏物词的重要意象。

三、咏节序风物

外贬州县至周邦彦再次远宦时期,频频迁徙异地,周邦彦的心思格外敏感脆弱,每见风物便易生感慨。此时周邦彦已多方面汲取前人创作经验,技巧更加精工,形成了稳定的沉郁风格。

元符三年,周邦彦时为睦州知府,当年元宵节,词人心生感慨,写下一首《解语花·上元》。此词先极力铺写睦州元宵节的热闹,进而忆起汴京元宵节令活动。词人从睦州和汴京元宵游乐的相互比较中突然设置了一个巨大落差——因为游赏情绪的衰减,词人主动从热闹中引退,这种颓废之感曲折传达出词人对自己远离京师、失意外任的抑郁不平。也是这种屈指年光、已成往事的着笔,使这首元宵词工丽精粹,成为少有的神骏之作。

周邦彦咏物词中最好的作品,当属《六丑·蔷薇谢后作》。写这首词时,词人时年五十七岁,蔷薇凋谢春事了,很自然地引发了词人的惜春之情。此词虽题为“落花”,并不真咏落花。上阕从回忆京城试酒时节入笔,转入客居地的春归,再折入落花,折入蜂媒蝶使的多情追惜。景物越转越细,情感层转层深。下阕把上阕的意思一一收拢,由春归落花时节联想到妻子簪花的美丽形象,结尾对飘流之落花殷切叮咛,缠绵动人。此词上下阕一笔驶折,有转无竭,满纸都是惜花相思之意。

周邦彦晚年迁徙做官过程中所写的咏物词,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内容丰富,呈现出浑厚和雅的整体风格特征。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积淀,周邦彦已经能够将咏物与抒情完美融合,自然流畅,不露痕迹,用笔沉着老练,注重规范法度,在艺术上已臻极境。

结语:

作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咏物词的数量在所有词作中虽所占不多,但是他将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深度介入到作品当中,使得所咏之物从“无我之物”成为“有我之物”,大大深化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提升了咏物词的艺术地位。正是由于这种人与物的高度结合,才为我们以周邦彦的咏物词为切入点剖析其一生内心情感变化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周邦彦.清真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孙虹 任翌.周邦彦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猜你喜欢

周邦彦选择意象
词中老杜周邦彦 (二)
词中老杜周邦彦 ( 一)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周邦彦词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周邦彦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