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调查

2018-12-27王晓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现状调查

王晓樊

摘要:日常教学评价行为是发生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所进行的即时性的价值判断。日常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既有助于幼儿教师提高自己的评价水平,也影响幼儿在幼儿园时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发展,而且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在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引起广大幼教同仁及相关理论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0-0077-03

日常教学评价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对幼儿的表现所进行的即时性的价值判断[1]。日常教学评价具有非正式性、主观性、及时性、真实性等特征[2],这种评价关注幼儿本身,因而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发展有限,对自我行为的认知和他人的评价反馈,相较幼儿家长们的评价,幼儿教师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日常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幼儿园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教师能够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评价,幼儿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反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本研究把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首先分为肯定和否定两大维度。然后从言语和非言语、具体和泛泛、男生和女生、学习性行为和非学习性行为五个方面来就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行为进行观察。其次从评价行为的情感投入、近远距离、对个体还是集体、私下还是当众四个维度进行观察。再针对幼儿对教师评价行为的反应(分为对肯定评价的反应和对否定评价的反应。其中,对肯定评价的反应包括喜悦、积极、鼓掌、启发、举手五种)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基本状况

1否定性评价行为多于肯定性评价行为

在本研究中,肯定性评价行为是指幼儿教师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示认可和赞许。比如口头表扬幼儿或者微笑地向幼儿点头。否定性评价行为是指幼儿教师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示反对或厌恶,比如用言语批评幼儿或者用神情表示对幼儿行为的反对。

由表1可以看出,在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幼儿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行为所占比例仅为39%,远小于否定性评价所占比例。其中, 否定性言语评价最多, 每小时达到11次。其次为肯定性的言语评价,每小时为7次。之后是否定性非言语评价,每小时6次。肯定性言语评价最少,每小时仅有4次。

在一次手指游戏中,教师示范过动作要领后,挑选幼儿单独上前表演。幼儿A被挑选到了,一开始她很高兴。但是站在大家面前表演的时候,可能是由于紧张就忘记了动作。教师刚开始还提示,但是她还是想不起来。后来教师就不耐烦了,开始责怪幼儿A上课不认真听讲。最后教师让她回到座位上,幼儿A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会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建立。过多的否定评价可能导致幼儿不自信或者对学习倦怠,造成严重的后果。幼儿教师应该多给予幼儿一些肯定的表扬,让幼儿在快乐、自信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言语评价行为多于非言语评价行为

在本研究中,言语性评价行为是指幼儿教师用口头言语表达的方式评价幼儿的行为,比如幼儿教师评价幼儿“你真棒”“你今天表现得特别棒”等。非言语性评价是指幼儿教师用肢体动作或神情的方式评价幼儿的行为,比如幼儿教师摸摸幼儿的头或者一个微笑以此表示对幼儿的肯定。

由表2可以得知,在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教师的言语评价的比例为64%,远超过非言语评价。其中否定性言语评价行为最多, 每小时达到11次。肯定的言语

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评价的行为发生次数相差不大,最后为肯定的非言语评价,每小时仅有4次。

在用纸黏土做蜗牛的课堂上,幼儿教师教授完制作要领后就给幼儿分发纸黏土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来到幼儿中间查看幼儿的操作情况。看到A幼儿的手工说:“老师刚才不是强调了吗?蜗牛的身体要撮得前粗后细”时看到B幼儿的手工,拿起来给大家看,当众表扬B幼儿:“大家看一下B做得蜗牛啊,做得非常漂亮,把老师刚才强调的都记住了。大家都向B学习!”

案例中,幼儿教师经常使用言语的形式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言语的评价会更直接一些,而且能够对其他的幼儿也产生影响。幼儿教师通过对一个幼儿的言语评价,能够让其他幼儿也听见,从而影响其他幼儿的行为。

3泛泛评价行为多于具体评价行为

在本研究中,具体评价行为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具有针对性,具体到某一方面,比如说某个地方做得好或者不好。泛泛评价行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做具体说明,只是简单地对幼儿行为结果给出一个概括性断定,比如说表扬孩子今天表现得不错却不具体说明哪方面做得不错。

由表3可以得知,在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教师的泛泛评价行为所占比例高達64%,而具体评价行为仅为36%。其中否定的泛泛评价行为最多,每小时为11次。其次为肯定的泛泛评价行为、否定的具体评价行为、肯定的具体评价行为。

在一次用纸黏土做汉堡包的手工活动中,老师在给大家讲完操作方法后,就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最后老师要求交作品的时候,发现一些幼儿做得不好。刚开始还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后来就直接训斥幼儿:“你看看你做的什么,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幼儿就拿着手工作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发呆。

案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表现出不耐烦的倾向,对幼儿的作品不做具体的表述,只是一个结果的评判。幼儿并不清楚具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被教师训斥了也不敢多言,只能回到座位上发呆。教师的这种泛泛的评价不能给幼儿一个具体的指导,幼儿也就无从改进,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对学习的态度。

4对男生的评价行为多于对女生的评价行为

按照幼儿的性别,把幼儿教师评价的行为分为对男生的评价行为与对女生的评价行为。

由表4可以得知,在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教师对男生的评价要多于对女生的评价。其中,对男生的否定评价最多,其次是对女生的否定评价、女生的肯定评价、男生的肯定评价。这可能是由于男生相对女生比较调皮,教师又有意或无意地强化女生的文静,造成女生较为内敛。而且教师有时会注意女生的面子,因此对女生的否定评价较男生少。在幼儿园如果女生过于调皮,教师就会责怪她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而对于男生,不管是在活动中的作品还是纪律问题,都时常被教师点名批评。

下午上完课,教师带领幼儿坐在地上休息。其间,两个男幼儿发生肢体冲突,被教师到旁边罚站。两个女幼儿说悄悄话,被教师批评“不想坐着就像那两个男生一样站着吧,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幼儿教师就表扬一名一直表现良好的女幼儿:“大家都向A学习,一直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就喜欢听话的小朋友。”

案例中,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加调皮好动,也就更多的被教师批评。女生更加敏感,对于教师的批评也能积极改正,而且教师也有意照顾女生的面子。因此,对女生的批评整体上要少于对男生的批评。

5对非学习性行为的评价多于学习性行为的评价

在本研究中,对学习性行为的评价是指幼儿教师评价幼儿的行为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比如教师表扬幼儿手工做得真棒或者批评幼儿不认真画画;对非学习性行为的评价是指幼儿教师评价幼儿的行为与教学目标无关,比如教师评价幼儿今天穿得很漂亮。

由表5可以得知,在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教师对非学习性行为的评价为54%,多于对学习性行为的评价。其中否定的非学习性评价行为最多,每小时达到11次。其余的依次为肯定的学习性行为、否定的学习性行为、肯定的非学习性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大多集中在维持纪律方面。在幼儿园经常看到幼儿教师批评幼儿不遵守纪律。

在一节语言课上,教师带领着大家学习手指游戏。在教师教授动作要领的时候,幼儿A跟周围的小朋友说话,被老师点名批评。幼儿B坐在板凳上不停地晃动,制造声音影响了教师上课,被教师拉到教室的角落里站着。在整个上课期间,教师多次点名批评扰乱课堂秩序的幼儿。

在上述案例中,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幼儿进行批评,这种批评在幼儿园中有必要存在,通过对幼儿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进行批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共同遵守公共秩序。但是过多地对非学习性行为进行评价不仅会影响上课的进程,也会影响其他幼儿上课的积极性和专注力。

二、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特征

在本研究中,把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特征分为四个维度来观察记录,分别为情感投入的强弱、评价的近远距离、对个体还是集体的评价和私下评价还是当众评价。

由表6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评价中的情感投入比较弱,强烈情感投入的仅占39%。与评价对象的距离也较远,近距离评价的仅占33%。评价对象是个体的较多,达到64%。评价的情景在私下的较少,只有21%,而当众评价幼儿的行为则占79%。

以上四个维度中,情感投入弱、远距离评价,占有较多的比例,说明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评价中感情投入较少,没有认真评价。对个体评价行为较多,则大多是出于达到某种明确目的的需要。比如在幼儿园教师经常会因为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而做出点名批评,以期达到维持纪律的目的。或者表扬某些幼儿表现良好作为表率。幼儿教师当众评价幼儿的行为要远多于私下对幼儿的评价,这可能是出于幼儿教师觉得对某一幼儿的评价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行为。比如说表扬某一幼儿,则其他幼儿就会效仿该幼儿。或者批评某一幼儿,则其他幼儿则会引以为戒。但是当众对幼儿的批评又可能会刺激到幼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当众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缺少感情投入。

三、幼儿对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反应

1对肯定评价的反应

本研究中,把幼儿对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反应分为喜悦、积极、鼓掌、启发和举手五种。其中喜悦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肯定评价后表现出高兴、愉快的神情。积极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肯定评价后行为表现更加活跃。鼓掌是指其他幼儿在教师表扬某一个或多个幼儿后,做出鼓掌的动作。启发是指其他幼儿在教师表扬某一或多个幼儿后,也做出类似的被表扬行为。举手是指其他幼儿在教师表扬某一或多个幼儿后,举手要回答问题或者提出其他意见。由图1可以看到,幼儿对教师肯定评价行为的反应中,喜悦最多。其余依次为积极、鼓掌、启发、举手。

在一次公开课中,幼儿教师让幼儿描述绘本上的图片。幼儿A回答完后得到教师的表扬,并要求其他幼儿为她鼓掌。其他幼儿也积极地举手补充。幼儿B也站起来补充,但是她回答的内容前面幼儿已经回答过了,教师又鼓励她再仔细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的课进行得也很顺利。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肯定的评价能够引发幼儿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

2对否定评价的反应

本研究中,把幼儿对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反应分为沮丧、停止、生气、攻击和不应五种。其中沮丧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否定评价后表现出失落黯然的神情。停止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否定评价后结束被否定的行为。生气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否定评价后表现出不服、反抗的神情或行为。不应是指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否定评价后不理睬或者繼续行为。由图2可以看到,幼儿对教师否定评价行为的反应中,停止最多。其余依次为沮丧、不应、生气、攻击。

律动课堂上,幼儿教师正在教大家动作。幼儿们刚开始特别活跃,跟着教师做动作。教师一会儿批评幼儿队站得不整齐,一会儿批评幼儿动作不正确。还不停地维持纪律,一时间教室里充斥着教师的批评声、幼儿的吵闹声还有音乐声。最后,教师停止播放音乐,幼儿才安静下来。

案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否定评价,让幼儿学习的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最后,教师为了维持纪律停止了活动,幼儿的活跃氛围也就在教师的否定中消退了。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0(6).

[2]高凌飚,黄韶斌.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J].教育学报,2004(2).

(责任编辑:蒋琰)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现状调查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