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变局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趋势与问题
2018-12-27许涛
许涛
近两年,中亚地区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对地区未来的意义,可以从现状和历史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讀。
今年中亚地区形势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地区各国间关系的调整。当然,准确地说这一调整从2016年底就开始了。重要的契机是乌兹别克斯坦新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推出的一系列内外新政,对外政策调整的重点就是改善与周边邻国的关系。此前乌兹别克斯坦几乎与所有中亚国家都有矛盾,轻者十几年断绝高层往来,重者边境擦枪走火,甚至将对方设为战略假想敌。由于处在中亚地区地缘中心位置,乌兹别克斯坦主动修复与邻国关系牵动了整个地区内部结构的变化。这首先表现为高层频繁互访、元首外交活跃。2017年初,米尔济约耶夫刚一履新就首先出访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几个中亚邻国,并派特使访问塔吉克斯坦,其本人于今年3月正式访塔。在威权政治文化传统深厚的中亚国家,精英们的再度握手带动了国家关系的全面回暖。其次的表现是召开“中亚峰会”,共商地区大计。3月15日在阿斯塔纳举行了独立以来首次中亚国家领导人工作会晤,各国元首第一次在非其他国际组织框架下、并且无域外大国参与的场合坐下来,平和、友好、负责地讨论本地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以联合声明的方式细化了处理本地区国家关系原则,确定了这一会晤形式常态化、机制化。第三种表现是抓住主要矛盾,化解突出问题。乌兹别克斯坦在2017年主动改变对跨界水资源纠纷的态度,其立场由“中亚水源之争将导致战争”的威胁转为参与阿姆河、锡尔河上游国家水电工程的热情。今年8月,中亚五国元首在土库曼斯坦巴什召开“拯救咸海国际基金成员国元首会议”,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跨界河流、湖泊是中亚各民族的共同遗产”的理念,得到各国元首支持。同时,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独立后一直困扰各国安全与稳定的边界、领土问题,也开始通过谈判、协商着手解决。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成立“政府间国家边界划分委员会”,原则上确定了两国间未定边界80%的地段。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访问塔吉克斯坦后,两国专家小组也马上接触,并开始在边境扫雷,为下一步实地勘察做准备。为彻底解决最棘手的“飞地”问题,乌吉之间正在讨论进一步“置换”方式的可行性。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坐标看,中亚各国社会政治、经济进程正面临一个重要转型阶段。中亚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社会文明发展史多年重复着一种规律:封闭的空间与交通要冲这双重的地缘特性一直在交互发生作用。一方面,地区内各民族文明发展受到地理屏障阻碍而内生性动力不足,难以自主扩大活动半径完成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因为处于世界欧亚非各大文明中心交流、碰撞十字路口的特殊位置,历史上曾在欧亚大陆上形成的几乎所有强权中心无一例外地向中亚渗透、覆盖、征服,形成一次次中亚文明发展路径的改写。这一过程客观上也带动了中亚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成为域内民族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纵观中亚地区历史,希腊人、匈奴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等的扩张和征服使中亚社会一次次被推动进步,也一次次地被注入了多元文化基因。苏联解体,中亚主体民族首次获得主权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出现这一根本性改变的同时,新生中亚各国所处的地缘困境并没有根本改变。需要借助于域外力量带动国家发展的宿命依旧,只是时代大环境、主客体关系、条件与方式均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大不相同。于是,大国平衡、多边外交成为中亚各国独立后对外政策常态。积极参与“上海进程”、创造亚信主场平台、配合大国反恐等,除直接政策目标外,均包含主动吸引大国关注、进入中亚的动机。虽然这种需求和选择体现了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主动地位,但同时也为域外强权干预地区事务和各国内政打开了窗口。
中国领导人适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给中亚各国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具安全感的新选项。当中亚各国领导人和精英层经过观望和思考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正在成为地区主流意识。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本国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多方融资共建金融中心,这些成就的背后均有着历史逻辑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中亚地区正在发生变化的几点看法:一、独立25年后,在基本完成了主权巩固、功能建设、经济再造、国家认同等主要任务后,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等已列入了中亚各国政府的工作日程。而历史遗留问题对中亚各国关系的束缚已经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民族国家建设,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就成为了中亚各国的共同需要。二、世界大变局同样冲击中亚地区稳定与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导致地区主义意识上升。中亚国家主动改善彼此关系和积极解决制约共同发展的问题,尽管属于一种“集体保护”,但却有别于逆全球化思潮下的地区保护主义。三、建立起具有一定机制化水平的地区协调平台(目前还谈不上设立共同的常设机构),有利于地区各国相向而行、减少内耗、协调资源,符合中亚地区国家共同环境和条件下长远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建设,并有望使中亚地区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验区。但认为中亚一体化从此启动可能还为时过早。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上合组织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