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与道德对于人性的束缚

2018-12-27马柱祖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禁忌爱情悲剧文明

马柱祖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文明与道德发展到了一种更加完善的阶段。在人类生活中,文明与道德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慢慢呈现出束缚人性发展的一种状态。现以电影《英国病人》和《纯真年代》为例,分别探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明与道德对于人性的束缚,以及这两段禁忌之恋所表达出的不同思想。

关键词:文明;道德;禁忌;爱情悲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一、简介

文明,在一方面代表着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公序良俗。随着历史发展,社会呈现一种较高发展阶段的状态,人类脱离野蛮状态,所表现的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便是文明。道德,指某个社会现行的、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常常以明确的条令形式出现,主要限于操作层面。[1]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明随着人类构筑城池、颁布法律变得更加开化,道德随着世俗公约慢慢成形。但是人性在文明社会中渐渐被削弱,“很多有利于生命张扬和丰富自身的行为,从道德角度看是不应该的”[2],而婚外情更是被世人所不耻。本文将以《英国病人》和《纯真年代》中的爱情故事为例,从文明和道德的角度解读两部电影中主人公各自的爱情悲剧。

二、《英国病人》

《英国病人》于1996年在美国上映,在翌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九项大奖,堪称业界典范。电影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获布克奖等多项文学奖。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将这部被认为很难用影像来呈现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剧本,耗费巨大心力,但是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小说原本讲述了两段时空交错的爱情故事,而导演明格拉削弱其中女护士汉娜和印度士兵基普的戏份,突出讲述了匈牙利男爵艾马殊和英国女子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在战争的宏大背景下,他们的爱情壮阔又渺小,最后二人双双离世。

影片开始便是茫茫沙漠,艾马殊驾驶飞机带着已经死去的凯瑟琳离开沙漠,途中被炮火击中导致坠机,艾马殊严重烧伤、面目全非,被救后辗转到了意大利医院,因无法证明身份而被称为“英国病人”。那么,凯瑟琳为什么会死呢?他们的飞机为什么会被袭击?

回到两人的初次见面,艾马殊是一位历史学家,彼时正在撒哈拉沙漠考察,而凯瑟琳已是有夫之妇,跟随丈夫来沙漠绘制地图。艾马殊面貌英俊、知识渊博,凯瑟琳优雅美丽、所知甚多,他们都被对方吸引,又非常明白禁忌横亘彼此,无法逾越。之后,两人在开罗的集市与舞会上不断相遇,对彼此的情谊疯狂滋长,却都拼命压抑。直到回到沙漠,他们的汽车翻下沙坡,晚上又遇到了沙暴,二人躲进了狭小的车厢避难,终于表白心意,由此开始了一段颇为挣扎的禁忌之恋。两个人一边享受着属于彼此之间的秘密的爱情,一边忍受着道德对他们的折磨。而且导演巧妙地运用地域的变化来展现这种道德折磨,一边是广袤的沙漠,远离人类文明与社会规则的影响,大自然神秘的力量好像可以屏蔽一切干扰,他们在这里可以暂时逃避现实,尽情享受爱情,越来越契合;一边是文明开化、有道德约束的开罗,每当回到这里,似乎一切回歸现实、脱离梦境,两人都幡然醒悟、黯然神伤。在这场爱情与道德的拉锯战中,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更加坚定、纯粹,两颗灵魂由此更加靠近,仿佛死亡与战争都无法扼杀这种爱情。他们的婚外恋战胜了传统的道德观,观众出奇一致地表示同情与赞赏。这足以表达他们爱情的动人之处,甚至超越道德,在这里道德与文明无法扼杀人性,更无法阻止他们的爱情。

然而,秘密终归会被发现。凯瑟琳的丈夫杰佛逐渐觉察到了什么,他来沙漠接走凯瑟琳时,驾驶飞机撞向艾马殊,结果艾马殊躲了过去,飞机直接坠机,杰佛当场死亡。艾马殊抱着奄奄一息的凯瑟琳到了一个山洞,他转而出去寻找救援。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艰难,当他回到山洞时,凯瑟琳已经离他而去。艾马殊抱着凯瑟琳上了他找来的飞机,打算带着她离开这片沙漠,去她想去的地方。然而,途中却被英军击中导致坠机,因为他驾驶的是德军的飞机,他为了救凯瑟琳而用沙漠的地形图换来了德军的飞机。这一行为可以说是背叛了正义一方,背叛了考察队的其他人,投向了法西斯的怀抱。但是,这里又出现了超越道德的一种观点,因为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他在向英军求助的时候被当成了德国人而监管起来,出逃后他没有办法只好与德军合作,他必须去救他的爱人,她胜过一切。而且,艾马殊本就没有什么关于国界、国籍、民族之分的概念,他长期在沙漠工作,自由而奔放的沙漠环境塑造了他心中不一样的想法。

所以,在战争年代,在沙漠这一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禁忌之恋注定超越传统道德,甚至不惧死亡与战争,成为一段充满爱情魅力的佳话。

三、《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改编自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该小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花费七年时间研读原著,想要把这个故事搬上大荧幕,最终电影于1993年在法国上映,赢得好评。故事主要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上流社会,讲述了贵族青年纽兰·阿彻与两位女性梅·韦尔兰德和她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之间的三角恋情。该影片看似是一个寻常的爱情故事,实则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美国上流社会是十分排外的,极其看重所谓的自身名誉,而纽兰与艾伦的爱情悲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在平静、有序的纽约上流社会,艾伦的归来显然似一颗重磅炸弹一样,令他们感到羞耻、愤怒甚至恐慌。当时,美国社会极其推崇绅士淑女化,上流社会看重名誉,纯洁、正直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些高雅传统致使他们十分排外,逐渐变得孤立封闭,拒绝接受新的未知事物。而艾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能被接受的“异类”,她充满艺术气质与异国情调。不同于梅的天真单纯,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艾伦成长得美丽自信、成熟坦率、与众不同。

艾伦幼年便随父母游历欧洲,受到了艺术与音乐方面的熏陶。失去双亲后被姑妈收养,后来她嫁给了一位波兰贵族,成为伯爵夫人。但是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据说这位伯爵“不是跟女人在一起,就是去收集瓷器。而且他对两者都不惜任何代价”[3]。所以,艾伦这次回来是想要寻求家族的帮助,跟伯爵离婚。她没有想到她的到来会使家族蒙羞,他们宁愿牺牲她的个人幸福,也不能提及离婚这件事,他们认为这是败坏门风的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并希望艾伦回到丈夫身边。在这些贵族人士都对艾伦避之不及的时候,纽兰却被艾伦吸引了,总是默默地帮助艾伦融入这个圈子。纽兰眼中的艾伦是与众不同的,“她身上散发着美的神秘力量,在她毫无做作的举目顾盼之间有一种自信”[3]。年少时的暗恋和多年后的重逢使纽兰无法抑制自己心中的感情,他多次向艾伦诉说这种心境,但是出于对他的爱,艾伦拒绝了纽兰,她不希望纽兰步她的后尘。之后纽兰与梅结婚,婚姻生活并不能使他忘却这段感情,他感觉自己被生活束缚,无法呼吸,真正的性情都湮没在了平淡无趣的生活中。最后,艾伦为了不让纽兰重蹈她的覆辙,毅然决定回到欧洲。事实上,人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二人的事情,一步步将艾伦逼走了。当纽兰终于下定决心去找艾伦时,梅却突然宣布怀孕,并表示已经告知了艾伦。就这样,他们的爱情在世俗的规则下成功被摧毁,文明开化的纽约无法容忍他们。

至此,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一段感情就此结束。艾伦出于对纽兰的爱,不忍看他忍受煎熬与指责,忍痛离开。而梅看似纯真,却早早感觉到了纽兰移情别恋,最后牢牢捍卫了自己的家庭。纽兰一边觉得梅是最合适的妻子,一边又难以放下对艾伦的感情,一生生活在矛盾之中,被道德与文明所束缚、压抑。贵族群体难以忍受二人的婚外情,合力放逐艾伦,成全梅与纽兰,保持着上流社会所谓的文明秩序。

四、总结

以上两个故事,虽然结局都不甚完美,但表达出的思想截然不同。《英国病人》中的婚外情超越道德,但并非不道德,被世人赞颂;而《纯真年代》中的禁忌之情被文明与道德所禁锢,最后随着生活消磨殆尽。在现代社会,随着文明与道德的发展,爱情伦理不再那么绝对,在不危害他人与社会的情况下,个人性情与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明与道德不再束缚人性发展,反而呼吁解放人性、追求幸福。

参考文献:

[1]帕克. 美学原理[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汪振城, 钟丽茜. “大伦理”与“小道德”——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9(2):108-113.

[3]华顿. 纯真年代[M].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4]迈克尔·翁达杰. 英国病人[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5]王宏伟, 孙立权. 文明与文化[J]. 作文通讯, 2017(10):30-30.

[6]周静. 解读《纯真年代》情感外衣下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现实[J]. 江汉论坛, 2007(8):141-143.

猜你喜欢

禁忌爱情悲剧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殃怪与禳解:壮族麽经所见禁忌文化研究
西方图腾初探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简析《花月痕》中韦痴珠和刘秋痕的爱情悲剧
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
浅析《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