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模式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优化效果的思考
2018-12-27王进
王进
【摘要】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与重组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式和其相应的优化效果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教学 网络教学模式 优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11-02
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设生动饱满的教学情景。因此实现对校园网络的资源优化配置,创设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模式分析
1.1以课外辅导的形式进行网络辅助教学
此种模式并不会占用正常课时,当教师在课堂时间没有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延续。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电子大纲、教学素材、参考资料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相关问题的答疑辅导活动。
1.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授环节,一部分课时内容通过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面授,期间可以合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另一部分课程内容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此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筛选,区分出哪些知识点需要进行当面讲授,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学就可以掌握[1]。
1.3完全的网络教学模式
此种模式就是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包括教材内容的教学、相关的答疑辅导活动甚至是阶段测评考试。此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WEB服务基础上的,其中WEB属于一种高级信息检索技术,其可以将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数据统一组织到超文本文件中,方便学习者自行浏览和下载。完全的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是论坛与教师建立有效的网络通讯,进行相关问题和意见的沟通与探讨,教师还可以借助此种方法进行作业的批改。
2.网络教学模式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优化效果
2.1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观从客观主义到构建主义的转变,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客观主义强调知识具有片面性、客观性,学习就是一个获得客观信息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主观性、互联性与暂定性,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网络教学模式下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使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交作业,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立体鲜活。
2.2有利于促进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网络环境中,改变了传统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成为一个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框架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创建多元化的软硬件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学生借助计算机技术,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自主发现、独立思考问题。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与学生的友好交互界面,如QQ、微信、微博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积极的讨论和研究,最终达到思想的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此种交流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获得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3有利于促进高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網络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通过多元的网络文化实现观念的更新。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内容、科学的育人方案,还要做到充分了解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相关知识。因此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其教学技术、协作、科研以及创新能力,以此来实现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质量的提高。
3.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其传统的学习观,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促进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