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2018-12-27吴昊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高中物理

吴昊玉

【摘要】物理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物理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物理学科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物理学科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165-02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物理教学应当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采取机械式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的灌输给学生,忽视了物理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结合生活提取物理素材,借助生活内容开展物理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结合生活现象开展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导入课程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拉近学生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例如,在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研究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力气大的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赛拔河谁会赢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场有趣的比赛,让学生推荐出认为力气最小的女生和力气最大的男生,开展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两名学生推荐的选手走上讲台,在讲台上有一根橡胶棒(其中一端涂有香油),两名选择握住橡胶棒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拉(男生手握涂有香油的一端),比赛谁的力气大,能够从对方的手中夺取橡胶棒。经过比赛之后,女生轻松的夺取橡胶棒,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男生没有女生的力气大吗?那么是谁帮助女生取得胜利的呢?通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摩擦力。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设置相应的比赛情境,结合生活化现象引入知识学习,借助趣味性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二、设置生活化情境,解决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源自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物理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优化物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中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充分利用物理知识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 火箭”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做的运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反冲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举例探究这类运动的共同点。

问题2:反冲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反冲运动的定义思考,理解反冲运动的特点。老师可以用手捏住一个充满气后的气球,在气球上沿喷气方向粘一个吸管,将一根较长细绳穿过这根吸管,拉直并固定细绳的两端,此时提出问题,如果突然松开手,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反冲运动的特点。

问题3:反冲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学生通过思考和回忆列举一些反冲运动的例子,如灌溉喷水器,因反冲而旋转,改变喷水的方向;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通过这些例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反冲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相应的总结:在内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反冲有广泛的应用,有没有要防止的反冲运动呢?反冲运动的原理怎样?火箭的飞行原理怎样?

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借助教学实验的生活化,开展生活化教学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很多的知识和现象需要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在物理生活化实验开展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实验是必然的趋势。在教学实验的生活化中,应当选择生活中的物品,将生活化中的现象和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借助实验研究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利用生活物品,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粵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研究闭合电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电阻和电路布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提出一个事例:在很多同学家里的卧室有这样的灯的设计,在进门时可以使用门口的开关打开和关闭,在床头可以使用床头的开关打开或者关闭这个灯,这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单联双控开关。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且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内容绘制出此种线路的布局图,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绘制出相应的布局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电池、导线和开关等实验器材,结合自己绘制的电路布局图开展实验验证活动,有些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实现单联双控,有些学生则无法实现。在学生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电路布局图,并且让学生思考自己绘制电路图的错误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物理知识和原理,并且能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课堂教学,加强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促进物理课堂的扩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物理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例如,在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了解常见的形变,并且借助相应的实验理解物体的弹性,能够利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应的问题。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寻找形变和弹力相关的现象。学生会举出很多的例子,如蹦床、撑杆跳高、踏板跳水、射箭、篮球、羽毛球以及拉力器等,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和体验,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深层的理解弹力概念。通过橡皮筋的拉伸,引导学生理解,弹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在限度的范围内,物体的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会越大。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探索平台,丰富所学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五、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融合,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开展应当利用生活现象做好课堂导入,结合生活问题设置情境,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丰富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延伸。

参考文献:

[1]赵秉军.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1):56-57.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