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践与思考

2018-12-27杨曾晴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文化

杨曾晴

高中音乐鉴赏课旨在通过优秀的音乐鉴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美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入手,并配合相应的策略加以落实,寻求逐步达到愿景。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和加强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弘扬民族音乐传统、培养音乐欣赏兴趣、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的倡导,是相对于西方学者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演化而来的文化进化论提出的。当时的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逐步获得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主动话语权。当时西方文化学者认为世界的文化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在朝着西方的文明进步的,这种西方主流认识逐渐渗入中国。由于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数十年西方列强带给我们的欺凌,最终形成旧中国各阶层的普遍共识:即抛弃中国传统文化,逐步从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全面认同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在音乐领域,如果说学堂乐歌的兴起还只是一种西方音乐的启蒙教育,那么到了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之时,中国音乐的主流开启了以西方的教育模式、內容及其理念来引领中国音乐的发展模式,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族音乐学在大陆的兴起,一种多元文化的观念才逐步获得普及。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晚年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经过音乐学家田青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借助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在中国各阶层重新确立了多元文化的基本观念,并强调以回归中华民族为主体的文化传承理念。之后,音乐教育家王耀华、管建华等学者主导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充实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在教育中开始实施多元文化并存的教学格局。

由此可以看出,多元文化并存,母体文化为主的文化观是在中华民族经历沧桑巨变的历史洪流中大浪淘沙、历经磨难而重新寻得的正确选择,保护多元的文化,犹如保护多样的自然生态,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确立这种观念,并深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根本,所以,树立多元文化理念是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基本原则,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弘扬民族音乐传统

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不仅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本体,还要注重了解相关的文化传统,理解这些文化的精神内涵,吸收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有益成分,结合新时代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具有谦和、博学、儒雅、审美、善良、求真、包容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将音乐学习与人格培养、素质养成相结合,一举多得,这应该成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任务之一。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许多优秀的学者、政治家都是在中学阶段就确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理想努力。因此,在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活动逐步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并从中获益,将使得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全人类来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到许多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并渗透在他们的音乐之中。注重以五声调式为主的单线性旋律形态是表象的不同,而精美绝伦、丰富多变的旋律美感才是世界音乐大花园中的奇葩,一首短小的民歌就能让人联想到特定的乡土、风俗、人情,这种小中见大的审美体验不仅是艺术的审美感受,更是文化的滋养,她给予人的深沉的情感体验是极具魅力又十分绵长的,是别的文艺难以取代的。张学良先生晚年经常要聆听马思聪先生根据绥远民歌改编而来的《内蒙组曲》中的《思乡曲》,那沉静而内敛又富于流动的钢琴伴奏衬托着忧伤、思念的小提琴旋律,让人的思绪百转千回,不由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这就是民歌凝聚的文化之力。为什么一首民歌改编的作品有这样的感染力?笔者以为正是民歌中蕴含了我们民族的价值判断、思想追求、情感表达等丰富的内涵,即文化的“音乐凝聚”,所以才能够瞬间打动具有相似文化心理的那些人,产生共鸣。这种音乐的内涵,需要教师通过民俗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文学故事、诗词解读、思想启发、道德阐释等多个层面的揭示,并融合音乐的听觉感受来感化直至教化学生,使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在文化传统中感悟音乐的真谛,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奠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心理基础。这一过程,就有可能培育出学生的爱国意识、思乡之情、民族责任心,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获得体现。

三、培养音乐欣赏兴趣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高学分。在人的成长历程中,能够获得持续教育的人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要求,兴趣,也只有兴趣能够支撑一个人长期、深入的学习,并取得不断地进步。因此,高中音乐鉴赏课重要的、隐性的目标就是养成学生对与祖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需求——兴趣,兴趣能够支撑学生不断地从经典音乐中受到熏陶、获得美感、提升思想境界。

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如此重要,那方法自然不可或缺。高中生的心理并不成熟,但相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有了较为稳重的独立意识,寻求自我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更加强烈,加之文化知识的逐步丰富,他们具备接受看似合情合理又有一些新鲜感的事物的潜质。因此,引导学生成为一种艺术。教师在传授民族音乐的时候应该有一种锲而不舍、循循善诱的精神支持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外活动,这种精神可以看做一种方法。孩子们愿意学习、聆听他们认为好的音乐艺术,但教师必须让孩子们明白好在什么地方,这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如果教师的讲解与阐述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就可能是失败的,兴趣无从建立。教师应该长期学习并接受经典音乐的熏陶,熟悉所教授的内容,熟悉相关的文化渊源,并有能力做到条理清晰的表达,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智慧引导,一部分悟性较高的学生就可能获得感悟,生发兴趣,获得美感。这就是说,教育的艺术应该要有向内求索的勇气,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自化”而“化他”,实现培养学生对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的目的。艺术与文学相似,传授的途径有时显得莫名其妙,那种一板一眼教授算数、物理的方法经常不能达成音乐的目的,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也是最能直指人心、通达人的情感的艺术,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往往需要教师有更高的学养和更强的人格魅力从心灵出发,到心灵止步,完成普通语言无法尽表的艺术传递过程,兴趣才可能养成。这需要定力,而在市场经济意识的主流语境里,无疑考验着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的心力。

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的审美能力也是需要不断提升的,这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正如前文所述,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本身的美感会直接影响学生。

在岗的中国高中音乐教师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应酬多,应付检查多,开会多,课程多。这些都是我们懈怠的理由,使真正的自我提升变得困难重重。但是,教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是国家的需要,是自己所在学校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没有过硬的本领,就难以满足各方日益增强的对学校良好教育的期待。首先,主动提升高中音乐教师自身审美水平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各种优质资源,包括方法、课件、音频、视频、图书等,这是以往我国西部音乐教师难以直接获得的资源。这些资源应该有效变成教师的熟悉材料或教材补充,使得“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其次,教师应该参与研究。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利,研究音乐的形态、音乐的文化、音乐的美学内涵、音乐的不同风格等,都十分有利于高中音乐教师深化对于音乐的认知,那种懒于思考,只用教参上课的方式恐怕很难胜任优质课的教学活动,所以要研究音乐。同时还应该研究学生心理、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更广泛的文化,把知识和艺术变成课堂教学的“百家宴”,学生徜徉其中,才能“乐不思蜀”。第三,教师应该保持提升自我审美力的主观愿望。“学海无涯苦作舟”,艺术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不断修炼才能获得。许许多多艺术家毕生勤于艺术,为什么?因为艺无止境!高中音乐教师在学生眼里就是音乐的化身,应懂得音乐、喜欢音乐、阐释音乐,所以教师需要听戏,听昆曲、京剧、评弹,也需要演奏自己擅长的乐器,从中体验音乐结构、音色、内涵和表达,更需要長期关注一种或多种艺术,做到熟知,使其成为手边的教案,例如一部歌剧、或一部交响乐、或一首传统音乐,这都会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学生的信服。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的,高水平的教师在讲解中常常能够带着学生寻求音乐的真美。音乐有多种形式,但都有表达意味或情感的特性(现代技法音乐除外),通过娱乐到审美体验,再到感化,学生与老师是在音乐中获得沟通、理解和愉悦的。在完成听觉之后,学生接受教师的阐释、启发,从而建立对该音乐的认识,并逐步加深印象,最终喜爱这些音乐,这是不可省略的环节,音乐需要反复体验,需要参与,需要记忆。

经过聆听的音乐才能谈及欣赏,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够鉴赏。好的音乐是在长期的音乐聆听和实践中逐渐获得美感的,审美能力也是在这种学习中培养、提升的,所以,仅有课堂的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前文所提的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在课外业余时间逐步完成审美能力提升过程的。

综上,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践活动应该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的理念之上,与时俱进,求是钻研,就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振兴.探究高中音乐教育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04):300.

[2]柏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与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 (01):41-42.

[3]池小妍.传统音乐在高中音乐课堂导入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 (08):105-106.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