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主流文化海外研究现状
2018-12-27宫芳
宫芳
摘要:本文所述的“当下中国主流文化”指1979年至今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主流文化。相关的海外研究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关注的重点与中国本土的主流文化研究着有所不同,其理论深度、文化视野和批判精神也令人赞叹,可以作为本土研究的有益补充和观照。笔者在文中对相关的重要英文文献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关键词:中国主流文化;海外研究;英文文献
1979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一年,自此当代中国走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在经济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意识形态领域挑起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社会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所述的“当下中国主流文化”即指1979年至今的中国主流文化。海外学术界对这一阶段的中国主流文化的研究文献虽然数量不多,且研究者多为海外华人学者,但其跨文化的视角往往是中国本土研究者所缺乏的,其富有批判性的观点也可作为本土研究的有益补充和观照。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笔者仅对相关的重要英文文献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所谓主流文化,一般是指一个时代倡导的、对社会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对比中国主流文化的本土研究和海外研究,可以发现,本土研究偏重“时代倡导”这一点,而海外研究则偏重“对社会起主要影响”这一点。从词义上看,中文“主流”一词亦侧重“主”,即“主导”,而对应的英文“mainstream”则侧重“流”,即“流行”。由此,海外中国主流文化研究呈现出与中国本土研究很大的不同,更关注时代文化的主要现实风貌和潮流趋势,而非执政者所倡导的文化理想。
张旭东是较早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的海外华人学者。他于1997年出版的著作《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化热、先锋小说与新电影》(1)将改革十年(1979-1989)的中国时代精神阐释为现代主义,通过解读文学、电影和文化讨论,在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对“新时期”进行历史观照。作者关注以格非、苏童等为代表的先锋文学,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和80年代中晚期的“文化大讨论”(即“文化热”),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化的流变与现状。他认为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点是,并不过多地批判现代化的进程,而是与政府改革者和企业家一起为后革命主义时代的建设奠定基础。
澳大利亚学者Geremie Barme出版于1999年的著作《赤字:当代中国文化论》(2)则聚焦于1985年至1995年的中国文化面貌。作者抓住两个关键事件——1989年的“六·四风波”和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展开论述,试图揭示邓小平时代“官方”文化和“非正式”文化(尤其是城市青年和持不同政见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文学家和艺术家与他们的统治者分享着共同的文化,共存于同一文化体制中,而市场化并没有改变这一实质。试图将各种矛盾冲突都包容在同一体制内给执政者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2000年以后,诸多海外学者不约而同地将后社会主义理论引入到对当下中国主流文化的研究,值得引起我们对该理论的关注。“后社会主义”(post-socialism)的概念由法国左翼社会学家阿兰·杜汉纳(Alain Touraine)于1980年首次提出,他宣称社会主义已经死亡,人类社会正在步入后社会主义阶段。此后,“后社会主义”理论在苏东剧变、冷戰结束的背景下得以发展。1989 年,美国学者阿·德里克(Arif Dirlik)发表《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将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称为“后社会主义”,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他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种种弊端的扬弃,又是对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吸收,它提供了一条可以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又不再遵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而是带有本国的特色。(3)自此,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将后社会主义理论引入他们的中国研究。
美国学者Jason McGrath于2008年出版的著作《后社会主义现代性:中国的电影、文学和市场化时代的批评》(4)探讨了市场改革时代的中国文化主流。作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文学和电影等领域已被市场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本统一的革命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多元文化,所反映的是改革时代个人经验的多样性。新的文化自主的形式出现了,包括先锋文学、商业文学、独立电影、新娱乐电影(如冯小刚的贺岁片)等等。中国人后社会主义的现代性经验体现在各种新的文化形式中,众多批评和辩论在质疑全面快速变化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作者以“碎片的世界”来描述这样的时代文化,联系这些碎片的主线是市场的逻辑,而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符号,这种市场的逻辑正以多种多样的个体化艺术形式体现出来。
最初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纳入到“后社会主义”概念中的美国学者阿·德里克也一直关注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他在2009年发表的文章《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谈到,在中国的全球化过程中,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在最近20年里出现了复兴,而之前的100年里中国革命却试图把儒学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如今,儒学的术语已浸入了社会主义的语言,官方已批准儒学为中国认同的标志,并借助“孔子学院”将中国的“软实力”投射到全球各地(5)。
海外华人学者白若云2012年发表的文章《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中介与主流的创造》(6)探讨了中国后社会主义时期一种流行的文化产品——反腐电视剧的发展。作者发现,尽管很多知名的作家参与了反腐剧的创作,但反腐剧一直被视为层次较低的流行文化。政府的态度也较矛盾,既想利用它展示反腐的决心,又害怕暴露过多的阴暗面,对反腐剧作家的评价也举棋不定。电视剧的娱乐面纱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的角力,也形成了媒体作者在中国主流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综上可见,海外学者擅长以西方流行理论为架构探讨当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社会主义等,虽然西方理论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现实,但他们的理论深度、文化视野和批判精神往往令人赞叹。海外研究与本土研究的差别并不能仅仅从词源的角度来解释,而更多源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抑或是社会现实与执政者理想间的差距。虽然海外学者的观点和视角不无偏颇之处,但有益于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主流文化,对中国本土的研究者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注释:
Xudong Zhang.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Cultural Fever,Avant-Garde Fiction,and the New Chinese Cinem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Geremie Barme.In the Red: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苑洁.国外后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Jason McGrath.Postsocialist Modernity:Chinese Cinema,Literature,and Criticism in the Market Ag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美]阿里夫·德里克,吕增奎译.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Ruoyun Bai.Cultural Medi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ainstream in Postsocialist China.[J].Media,Culture&Society;,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