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2018-12-27汤冠英
汤冠英
【摘要】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海涅说:“反省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得我们有机会去改正。”教师在每一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能及时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教师的教学经验自然变得丰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课后教学反思不仅能让教师学会教,也学会学,反思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它促使人不断成长和吸收养分,终身学习。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及时反思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146-02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对当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当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当节课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及对本节课的评价反馈进行反思。这里主要谈谈教师在课后进行课堂反思的重要性。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包括:教材分析反思,学情分析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重难点反思,教学设想反思,教学步骤和内容反思,板书设计反思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往往也融合了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际反应及课堂效果评价的反思。
1.教材分析反思。
课前的教材分析绝不能轻视,它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进行其它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是能否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以及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关键,对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意义非凡。课后对教材分析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对课前所做的教材分析进行总结,看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分与析的到位与否,存在哪些忽略考虑的重点,及时记录备忘,积累经验。
2.学情分析反思。
课前进行细致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设置,有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前设置有效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恰当的教学工具,突破重难点;而课后及时进行学情分析反思,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和课外辅导,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更需要延伸至课外,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巩固课内所学,因此教师在课后对课前学情分析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检验教师对学情分析是否到位:问题设置是否适应大部分学生,教法上可以作哪些改进等,这样的反思,让教师既“教”又“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反思。
课前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极其重要,它决定着整节课的教学方向和学习方向,它让教师明确课堂任务是什么,着重讲什么,应怎样讲,花多少时间讲合适,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该学什么,应怎样做,何时该做笔记。课后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反思点在于:课前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是否从大部分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着想,是否太易或者太难;对于设置的每一项学习目标的描述,是否做到:让学生明确知道本节课学什么、应该怎样做,重点、难点的问题设置、例题设置是否得当,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进而判断课前所设置的学习目标是否是具体的、可行的、清晰的、明确的,而后才能作出具体的评价和总结。对于教学目标的反思,可以让教师认识到,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能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克服自己的随意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明确性,做到有效教学。
4.教学设想反思。
教学设想是基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对一节课预设的教学方案、认真有针对性的设想,往往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充分为大部分学生着想。对预设方案进行反思点有:课堂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和延续性,课堂中设置的探究活动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难点的突破方案实施是否取得预想的效果等。例举:我在上《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一课时,教学设想如下: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生也有了一定经验,学习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诱导公式、正切函数的定义、正切线等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从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出发点),但完全脱离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正切函数单调性的探究,学生很难一下找准单调区间(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课前录制了微课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易得到正切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周期性、奇偶性,在视频中对正切线在α∈(-)的变化,用动图的方式,直观显示正切线的方向和大小变化,加上适当的解说,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该函数抽象的单调性(难度突破方案);另外,对称中心的发现也是一个难点,为此,利用几何画板做现场演示,让学生通过中点坐标公式验证(,0)是正切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难点突破方案)。进行教学设想反思,有利于教师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时刻反思自己,课前备课督促自己做到充分、细致、考究,对重难点方案的设想力求有所突破。
5.教学步骤和内容反思。
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步骤和内容一般包括:情境导入、新课讲授、问题探究、典例分析、课堂检测、课时小结和作业布置。课后及时对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反思,能让教师看到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能让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是否良好,设置的问题导入是否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探究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课本例题的选择和取舍是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置的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交互性和延续性,课堂练习的设置难度是否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充分考虑个别学生的需要,每个例题、练习题是否进行了系统的题后小结,题后小结是否注重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课时小结是否形式化等。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反思,能让教师及时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及时总结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步骤有哪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又有哪些,并记录在案,那么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有效规避。这样,教师在反思自己“教”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学”,在教与学中丰富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反思和学习,教师的格局必然得到提升,从而站住更高的角度看問题。
6.板书设计反思。
板书设计是否灵动、规范,能让学生眼前一亮,能否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是否课题明确,概念书写重点突出,公式清楚,例题书写规范,关键点突出;是否书写的内容,主次区域和层次分明,保留内容、临时性内容事先预设;是否重复书写浪费时间,是否板书内容太多显得拥挤难看;是否教师书写顺畅,是否让学生看起来很舒服,是否可以直接通过板书进行课堂小结等。教师应注重板书设计,注重书写的规范和书法训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在专业外的“一技之长”,也能增添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喜爱,让他们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任教的数学学科。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及时的课后教学反思行为,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总结优点发扬继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之,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同时进行学习,逐渐成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个人格局,从而站住更高角度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方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花伦和.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
[2]陈波.浅谈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J].报刊荟萃.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