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訏与现代主义文学
2018-12-27樊蕾
樊蕾
摘要:徐訏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被称为“鬼才”,又被称为“全才”,其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本文从“他乡的‘流浪与‘思考”,“文本的‘人性与‘哲理”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徐訏与现代主义文学。
关键词:徐訏;现代主义;人性;爱情;哲理
所谓现代,正是与传统对立。它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的小说写法,在形式上运用各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如意识流、蒙太奇、潜意识等手法;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常常借一些新鲜的题材来表达作者的一种人生哲思。这种创作手法也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学生与作家,而徐訏正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充盈着现代主义思想。
一、他乡的“流浪”与“思考”
“文弱而顽强,矜持更诗狂”[1]是对徐訏传奇人生的最好概括。徐訏1908年生于浙江慈溪,十三歲就自己到了北平念中学,开始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先后到过上海、巴黎、重庆、桂林、香港,其间他目睹了城市各种光怪陆离的生活,见识了各种人心叵测,也亲历了战争的艰险。他早期的作品有明显的左翼倾向,但这不等于说早期的徐訏是没有“现代主义”意识的。在北大,他读的是哲学系,广泛涉猎康德、伯格森的著作。同时,徐訏对于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也有相当的了解。这些都是埋藏在徐訏心中的现代主义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徐訏担任《论语》《人间世》编辑,去法国巴黎学习哲学的时候悄悄地生根发芽。1933年夏,徐訏离开北平去到上海,协助林语堂、陶亢德编辑《论语》半月刊。1934年又和陶亢德一起协助林语堂编《人间世》半月刊。事实上,徐訏在同他的文学朋友共同致力于编辑《论语》《人间世》时,就受到了自由主义影响,喜爱林语堂“幽默”、“闲适”的文学主张,曾一度成为“论语派”的中坚,他自己也说“我个人始终有一种自由主义的成见。”[2]1936年徐訏赴巴黎大学攻读哲学,接受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也系统地研究了费西特、谢林等西方唯心主义哲学。这些哲学、心理学知识对徐訏的影响很大。
城市与战争是最能激起现代主义书写的重要背景,而徐訏亲历过战争,从十三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孤独求学之路,再加上他的学习哲学的经历,这些都促使行走在都市中的徐訏去思考文学究竟该如何往前走。多年的哲学学习生涯,让徐訏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思考人性,作品中不时闪现思考的火花。他把哲学强有力地打入到文学文本之中去,形成了一种理性思辨和抽象学理基础之上的文学理论文本。
二、文本的“人性”与“哲理”
徐訏的法国之行是他思想和创作上转变的标志。思想上,他从马克思主义信徒转化到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创作上,抗战之前受左翼文学影响颇深,深刻关注现实,同情无产阶级,与时代文学保持着亲密的联系,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他的创作开始从主导的时代文学中脱离出来,关注的不再是表层的社会现实,关注的是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人性,文学要表现的就是人的思想感情与感觉。他还认为人性是不可改变的,人创造了文艺,而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性”。因此,徐訏的创作就是追求人性。他喜欢透过人物心理来分析这个人物,来挖掘他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对于徐訏来说,人性是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恶”,有的都是相对的人性“缺失”和人性“完美”。
《鬼恋》是讲人与“鬼”相恋的故事,但是事实上“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但是在与“我”相处的过程中,却处处强调自己是“鬼”,这位女性身上本来就带有一丝神秘性与魔性,在“我”面前,撒谎成性。可见,人性并不是像我们事实上所见到的那样完美。又如《内外》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弗洛依德思想的实践之作,它将潜意识描写的淋漓尽致,徐訏用“粉白的前额”、“乌黑的发顶”和“戴着镀金戒指的手指”这些词来指代前来典当的几位女子,至于“两条大腿摩擦得起劲”、“扭得扭得的屁股”这些明显带有性意味的词更是展现了主人公潜意识中的“性思想”。他带着弗洛依德的思想来看人,在他看来人性是多面的。
多年哲学学习的背景,都市生活的游历,以及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这些人生经历都不断地促使徐訏思考人性,追求人生意义,从而来构筑他的小说世界。他的作品在当时看来是超越时代的,在国外的影响力似乎比国内更高。在表现主题方面,徐訏关注的不再是表层的社会现实而是一直在探索文学的永恒主题比如生命的意义与虚无,寻找归属,人生的荒谬,意识与潜意识的搏斗等等。在作品的内容上更是超越现实的,更注意表现的是超越时代,超越历史的人类精神状态和直觉意识,表达喧嚣浮躁的生活和个体生命的存在。可以说,徐訏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别具一格的现代性体验文学文本。
参考文献:
[1]吴应勤,王素霞.我心彷徨—徐訏传[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3]徐訏.场边文学[M].香港:上海印书馆,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