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故事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12-27梁海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绘本意义小学数学

梁海鸿

【摘要】绘本应用于数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与创造能力.本文在阐述绘本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绘本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绘本;意义;策略

小学时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阶段,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潜能,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小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形象思维丰富,绘本是发扬小学生思维优势、弥补思维不足的重要方法.数学教师要巧妙利用绘本故事,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之门.

一、意义构建:绘本故事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绘本故事迎合了小学生认知特点,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兴趣培养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架构思维发展“支点”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学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展存在不均衡性,抽象思维薄弱,形象思维丰富.绘本故事的应用将借助学生形象思维优势,架构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弥补并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为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架构“支点”.

(二)架构兴趣发展“支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动力之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绘本故事,将借助故事载体,将数学知识有机渗透在绘本故事中,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进行数学学习,寓教于乐、于趣,为学生兴趣培养架构“支点”.

(三)架构能力发展“支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则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数学知识输入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绘本故事的应用将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学习搭建场景,引领学生亲历数学学习过程,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架构发展“支点”.

二、路径实现:绘本故事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绘本故事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绘本故事应用优势,不断优化绘本故事应用策略,应用绘本故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聚焦教学重难点,引发学生学习创造,有机链接生活实际等,提升绘本故事应用的有效性.

(一)绘本故事创设学习情境

绘本故事融合图画、文字于一体,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情节性,贴近小学生认知特点.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故事创设导入情境、应用情境等,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新旧知识融合.

1.绘本故事创设导入情境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借助绘本故事创设导入情境,将有助于吸引小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保持持久的兴趣,从而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10以內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10以内的数这部分知识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笔者借助《七个小矮人》童话绘本故事,让小学生扮演七个小矮人,依次出场,并报出自己的次序,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三个具有现代元素的小矮人.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借助小学生熟悉的绘本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起来.

2.绘本故事创设应用情境

小学生学习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积累.如果单调地进行应用性教学,不仅单调枯燥,而且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创设应用情境,为小学生学习搭建场景,调动学生学习与生活积累.

10以内加减法在运算教学时,笔者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引入绘本故事《七个小矮人》:一天,10个小矮人聚在一起玩耍,中途走了3个,现在还有几个小矮人?为了帮助学生亲历过程,让学生扮演小矮人表演,使学生获得直观认识,获得了丰富的体验,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发展.

(二)绘本故事引导自主探究

绘本故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发挥绘本故事载体作用,借助绘本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绘本故事引发思考

没有思考就不能形成数学思维,数学教师要巧妙地利用绘本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将问题有机渗透在绘本故事中,从而使绘本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使学生在阅读绘本中发展思维.

如,动动脑、动动手环节的“圆为什么容易滚动?”这部分内容,笔者在教学时结合绘本《咕噜咕噜PK赛》绘本内容,利用绘本内容搭建场景,营造情境.学生通过绘本阅读,不仅了解了圆的特点,也对圆的性质等获得全面认识,再有机地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促使学生亲身实践.

2.绘本故事引发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引发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圆为什么容易滚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模仿绘本故事中穿插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问题,并给出答案.由于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为学生搭建了支架,大大降低了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信,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三)绘本故事聚焦重点难点

小学生由于学习经历不丰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效率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学习重点,同时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难点,进行集中突破,绘本故事是一个有效路径.绘本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如,“直平行六面体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该部分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显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不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绘本聚焦教学重难点.

《点点蚂蚁盖房子》(展开图)绘本,正好切合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本课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先行阅读这本绘本,把蚂蚁盖房子的图片自行画出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直平行六面体的展开图获得直观认知,学习兴趣大增,为课堂学习进行了有效铺垫;

在此基础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绘本画面制作道具,在课堂环节,引导学生扮演蚂蚁的角色,搭建房子,通过角色扮演,一座“房子”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直平行六面体的展开图的认识也由平面向立体化转变.绘本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也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

(四)绘本故事引发学习创造

绘本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应用绘本故事,以绘本故事为辐射点,引发学生学习创造,有机链接生活,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外延与内涵.

制作绘本故事引发创造.绘本故事引发创造不同于绘画教学,它以绘本故事为载体,有机渗透数学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融合在绘本故事创造中.如布置学生根據《多少多少,谈测量》绘本故事,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出一道与测量有关的题目,并给出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提升了学生数学创造能力.

绘本故事链接生活实际.数学教师在应用绘本故事时,要将绘本故事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创编具有现代气息的绘本故事,也可以对传统绘本故事进行再创造,使之融入现代元素,培养学生创造力.例如,将《多少多少,谈测量》进行再创造,制作《我与测量》的绘本故事,强化学生对测量知识方面的训练,寓教于乐,在调动学生想象力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

总之,绘本故事应用于数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与创造能力.数学教师要基于绘本故事应用优势,灵活应用绘本故事,营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小学生数学创造,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丛林.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价值研究与实践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z5):38-40.

[2]薛丽花.绘本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5(8):87-89.

猜你喜欢

绘本意义小学数学
绘本
绘本
有意义的一天
绘本
生之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