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产与消费”视角探析网络小说的商品属性

2018-12-27讷秀玉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消费

讷秀玉

摘要:我国的网络小说因为新技术源源不断地出现,因新的经济与市场因素的介入,不断突破以往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蜕化变质。在文化资本及其市场的巨大推力下,网络小说被时代的大潮裹挟进现代消费文化中。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生产与消费”入手,对网络小说的商品属性进行探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性,理解网络小说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关键词:網络小说;消费;生产艺术论;商品属性

作为一种文学存在的方式,网络小说在商业化、产业化、娱乐化的裹挟下不断发展。如今,网络小说已不止于“线上书写”,在行业更替和运作方式改变之后,网络文学贯通阅读平台,开始线下出版,并且出现衍生品开发等许多环节,逐渐演化为涉及图书、影视、游戏、动漫、演艺等文化领域,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1]可以说网络小说已经离不开生产与消费。

一、网络小说的商品属性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19世纪提出,艺术生产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经济学术语,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文艺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产业也愈加繁盛。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小说如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作为社会存在的反应,它也成为一种艺术生产。在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将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可消费的商品来看待,它的商品属性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就如横空出世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它不同形式的生产与消费是网络小说作品商品化、商业化的典型案例之一。那么,如今的网络小说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它又是以怎样的姿态在不断发展?

二、网络小说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

文学通过语言文字反应客观现实,表达作者思想。网络文学虽然与传统文学一样有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之分,不过由于网络文学特有的发展规律,使得网络小说成为了网络文学中最常见的体裁。在认定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属于网络小说范畴时,普遍认可的界定标准是: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并且其内容具备互联网时代特性的文学作品属于网络文学的范畴。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促使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因为有了网络媒体的“助力”,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有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可以说网络媒体的产生、应用和不断推广,为文学这一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新的方向。1998年,作家蔡智恒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台湾大学校园网站上完成连载,这可以算是当代中国网络小说的出现。

网络小说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从出现到发展,涌现出了很多有关网络小说的文学网站,慢慢地网络小说由网上走到网下,出版了实体书并进一步改编成电影。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开始在大众中流行开来,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接受,“网络文学”、“网络小说”随即成为了人人知晓的名词。而后,到了21世纪初,“读写网”、“起点中文网”等出现了网上收费阅读的运营新模式,网络小说逐渐与商品、交易、盈利等经济概念相关联,开始了文学商业化尝试阶的新模式。如今,以盈利模式为特点的网络小说进入了全面商业化的阶段。

网络小说商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渐渐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网络小说的商业化、产业化被人们不断的挖掘。网络小说作为上游源头,还通过与出版社或者产业链其他环节终端公司的合作,开发出诸如改编电影、电视剧等盈利产品模式,如:早期的《泡沫之夏》《来不及说爱你》,到如今热播的《琅琊榜》《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花千骨》《锦绣未央》,等等。文化娱乐公司尽可能挖掘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作品内容向商业利益的转换,网络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纯商业化时代。

三、作为艺术生产的网络小说

如今,文学艺术作品也具有了商品属性,成为一种可消费的商品,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愈加凸显。就理论视域而言,这种认识包含了三层意思:1.艺术作品具有上层建筑性质,同时也具有经济基础性质;2.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谈艺术生产,所以艺术生产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物质生产;3.艺术生产特别突出地体现为商品生产的属性一一这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实理论意义。[2]

(一)网络小说的生产与消费

在谈到网络小说的艺术生产时,我们必定要谈及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诸如文学、艺术这样的精神文化和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密切相连,因此,不应该孤立看待和研究这些具有审美属性的精神文化和活动,应看到艺术生产也必然具有物质生产活动的一般特性,并将其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相联系,综合来进行考察。

这样来看,网络小说也有着文学的物质生产活动属性。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如同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双脚”,相互作用,不可分离,他在谈到两者的关系时指出,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皆具有生产的特性:“不仅艺术传达具有生产性,而且艺术构思也具有生产性;不仅艺术创作具有生产性,而且艺术消费也具有生产性。只不过有物质性的生产性和精神性的生产性之别。”[4]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并且他在艺术生产理论中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他认为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与生产具有“同一性”。

由此可见,网络小说的生产对网络小说的消费有着支配和决定作用,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另一方面,网络小说消费与其生产又具有同一性,双方作为目的需要,均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

(二)网络小说的文学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中作为生产与消费商品的网络小说,如此受到大众的欢迎,它的存在也必定有它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1.网络小说的审美性与认识性

就个体的人而言,网络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所具的一定的审美特性。在阅读网络文学时,人们也会得到审美的愉悦。一些网络小说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能够提升读者的审美标准。有价值的网络小说让读者拥有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这也是一位作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并且,文学作品营造的是一个自由、感性的生存空间,与人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文学世界能够超越个体的生存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欲望、被控制的个性得到释放,进而产生一种满足感。网络小说这样的通俗文学往往指向的是人的原始欲望。在网络小说中这种原始欲望通常转化为爱情,如网络小说《泡沫之夏》《来不及说爱你》,还有些转化为暴力,战争或武侠小说中的争斗,如《诛仙》《将夜》《七界传说》《斗破苍穹》等。这些对原始欲望的描写,符合了读者内心的欲求,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得以发泄并提供一种消遣、一种游戏,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网络文学为我们带来精神生活一定程度上的豐富。

因此,网络小说的审美性与认识性在读者在阅读时被其接受,读者通常可以跳出现实世界的困苦、不安等情绪,进入文学的审美世界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寄托,这样的感受超越了读者自身的阅历经验。

2.网络小说助推文学的平民化与通俗化

就文学发展来看,网络文学的存在促进文学的平民化、通俗化。在传统文学界,有大量观点都认为,文学性与商业性是相违背的,文学作品中引入商业元素后,必然使其庸俗化而失去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在当今后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中,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一种消费品,并开始逐渐进入由平民大众构成的买方大市场。[5]这一文学形式的创作门槛低,使普通人也有了成为作家的可能性。并且由互联网为媒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文学创作成为了一个可以全民参与的狂欢盛宴。

虽然网络小说有审美性与认识性,助推文学平民化、通俗化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在商业化、产业化、娱乐化的浪潮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如今的网络小说商业性过重,导致其文学性和社会性被忽略;在追求速度的当下,网络小说质量下降,量的过分追求,而忽略品质;题材同质化,内涵肤浅化。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造成“生产的异化与消费者精神的退化”[6]。

四、结语

网络小说的创作逐渐有了读者的参与和影响,融入了读者的文化反馈和群体性的消费期望,也因此网络小说的渗透性和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强,形成了极富衍生能力的创新内容,并由这些要素支撑商业裂变,形成一系列逐步强大的文化产业。如今,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演艺等更广阔领域的行业形成关联,引发了深层次的商业裂变。网络小说故事曲折、爽点迭起,充满视觉化意象,作为一种“商品”不断的吸引着读者们的眼球。依托互联网效益,网络小说使得自身的商品消费属性得到加强,在当今的文化坏境下网络小说与生产和消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最终影响作品本身,使其具有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性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欧阳友权,邓祯 . 网络文学产业链的竞合与优化 [J].福建论坛,2018 (2):31-35.

[2] 谭好哲 .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视域与当代意义 [J]. 清华大学学报,2018 (3):17-25.

[3] 马克思,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李中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1999.

[5]陈奇佳.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J].江苏社会科学,2009 (4):30-39.

[6]王茜.试论商业化网络文学的消费问题[D].南昌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