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8-12-27付飞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

付飞龙

【摘要】教育的重要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多方位人才.青年一代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教育又是一个民族的基础,当两者结合起来,对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整个求学生涯的基础阶段,对于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当下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亟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启蒙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还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多个学科的有效发展.但是就笔者观察,现阶段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学数学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创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教学的目标、模式、方法进行革新,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新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大胆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此,我们首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都不高,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同时这样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讲授也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学的针对性欠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理念也在日渐深入人心,但是一些教师在消化吸收这些理念和原则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真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是有些并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改革创新的针对性不强.

(三)缺乏实践性的能力锻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实施也在逐渐加强,学生的学习负担渐渐轻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新教材中学生实践练习的部分还是很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训练和强化阶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地优化.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在课堂的教学中逐步增加实践的部分,培養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学习,数学是其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分数有着明显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新的教学模式冲击下,课堂不再是原来教师们追求的硬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们的课堂,现在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参与课堂与自我学习的紧密结合,这样将知识进行灵活的掌握.同时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形状时,就可以借助教学辅助器材,对学生分组,让其在小组内讨论,集体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巩固学生通过具体道具实现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生活中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当中,让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上都属于发展阶段,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程度往往还是单单从外界得到的,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予鼓舞和支持,作为教师要对每名学生的表现都表示出赞美和褒奖,尤其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们更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外界对其积极的暗示,容易让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师队伍定期接受培训,吃透教材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不知道如何利用好的课堂进行学习,学习习惯也没有形成,因此,在教学上让其发挥一定的主动性还是较为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定期接受各种由教学培训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的研讨会和学习班,实时掌握最新的教学理论方法,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同时也要吃透教材,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的适用范围,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有效地掌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教学知识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就能够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三)重视教学基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为其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讲授.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也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教材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些灵活的问题.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奥数的学习,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分强调,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指导.

【参考文献】

[1]吕玉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6):180.

[2]李书棉.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5(29):159.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