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

2018-12-27籍晓旭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正方体规律课件

籍晓旭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同样的一节课,使用不同设计风格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合理地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在教学之前应该深思的问题.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的要求.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學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在教学中以“找规律”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教材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感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正方体规律课件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巧解规律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