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规律

2018-12-27滕小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题意应用题规律

滕小川

【摘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遵循以下规律:重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理解数量关系,训练题型多样化,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规律;正确理解题意;适当方法;认识数量关系;题型多样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而应用题的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规律.

一、重视审题,弄清题中的概念或术语的含义,正确理解题意

应用题的内容一般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但应用题中的概念或术语往往与日常用语不一样,学生有时不理解,或理解错误.因此,对于题中出现的一些数学概念或术语,必须让学生弄清它们的含义,把题中的概念或术语变成日常用语,在此基础上准确地使用,逐渐使它们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对学生理解题意很有帮助.例如,“5元钱可以买一支钢笔,买3支要多少钱?”关键要让学生弄清5元钱买一支钢笔,就是一支钢笔5元钱,买3支应该列式为5×3=15(元)或3×5=15(元),通过这样的语言转换,学生很容易理解题意,正确写出答案.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也是这样,比如,总价=单价×数量,一定让学生弄清总价就是一共花的钱数,单价就是一个物品多少钱,数量是买了多少个,学生明白了这几个概念的实际意义,很容易理解它们的关系,正确进行解题.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概念或术语转换成日常用语,为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扫清障碍,使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应用题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

教学小学低年级应用题,多采用直观的方法,使用一些教具、学习工具、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的直观手段,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并容易理解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时,一些共同的概念,可以举一个例子对其含义加以解释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其他概念的意义.例如,“种子发芽率”“出勤率”“及格率”等,教师指出它们都是指某个部分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学生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题,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解题方法,其他类似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认识和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

应用题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都带有一定的抽象性,要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必须注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在学习中逐渐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从无到有,逐渐增多,掌握的概念和数学术语大部分比较具体形象.因此,首先教师要选择与小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内容,也可以利用他们熟悉的事物编排应用题,使他们能够看一看实物,或通过画一画、摸一摸、学生演示、教师示范等操作活动,使应用题的内容尽可能成为学生可以感知的,练习题安排一些感性较强的题目,这样才能使小学生逐渐学会一些知识,逐步积累一些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题目和数量关系中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自己概括总结出这些数量关系和规律,并应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解决更多的问题.最后,学生能够解决与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问题,以及解决与他们不太熟悉的事物为内容的应用题.只有这样,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题型力求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综合体,通过多种应用题型的训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提高解决应用题能力,促进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提高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在训练时注意加以适当指导,不能把训练变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探究、合作、交流,找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思考、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題的方法,只有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或迷茫时,教师及时、恰当地加以点拨,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解题方向前进,最终把问题解决.找到解题方法后,师生可以重新理顺一下解题思路,请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技巧,积累解决应用题的经验.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尽量用直观感性的语言指导他们,使他们理解题意,发现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元爱.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7(11):311.

[2]孙荣.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之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150.

[3]樊赛清.如何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应用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6):51.

[4]刘艳辉.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创新解法[J].科普童话,2015(26):43.

[5]陈蕾.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方法探讨[J].科普童话,2015(26):52.

n>

[2]陈丽云.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256-257.

[3]李敏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1):152-153.

猜你喜欢

题意应用题规律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