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英语教学的增效因子
2018-12-27刘晶
刘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101-02
教育部根据学生语言发展规律,总结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课堂教学优化的途径很多,我们还可以紧扣教学环节,力求通过新知呈现趣味化,课文新授过程情境化、巩固拓展实效化、开展合作性学习机制来实现。
小组合作达标教学是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立足点,以有效评价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合作能力为目标。从而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帮共学和师生之间的互补共进,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一、增强合作意识,提供学习动力之源
1.合作互助,解决难点
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增加了Pre-reading这个环节,这一环节并非发生在课堂而是在英语早读上,学生在两天的早读中拿出一点时间预习课文,划出不会单词,不同水平学生的难点单词肯定不同,这时好同学完全可以完成“兵教兵”的任务。
小组内要有统一的合作方式,即按照A4→A3→A2→A1共同解决,把A4放在前面,既能让A1 A2 A3 的学生有成就感,也能让A4的同学有存在感和学习积极性。小组解决不了的单词等英语课上老师解决。
2.课前甜点,提高效率
英语课堂前五分钟通过英语短剧表演,三年级是日常英语对话表演;四年级是课本剧表演;五年级则是情境剧表演,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与乐趣。这是针对以前的机械操练法提出来的策略,让单词在情境中操练是让学生掌握的更扎实。
3.情景体验,拓展深入
拓展环节是英语课堂语言输出的环节,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教学有效的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水平不同,人人有话说的状态。活动形式尽量以情景体验式任务为主,准备期间,小组长必须根据要求要每个学生进行表述,以迎接最后在全班的展示。
二、提升合作能力,为英语自学增添羽翼
1.规范语言,尝试表达
要实现英语课堂的小组自主学习,首先要解决学生英语表达的问题和汉语思维问题,学生会用英语进行组织、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是真正运用在情境中的英语,是他们真正掌握的英语。
2.先学后教,学法培植
“小组合作达标”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目标为指向,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自主学习形成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筛选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深化问题、总结规律。
我们要尽量将“明标自学”环节安排为超前学习,使课堂教学从“非零起点”开始,以便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上进行“扣标合作”。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好:1.合作预习,了解学情。预习分为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预习,自主预习找出难点,小组预习共同互助解决部分难点。2.合作复习,巩固加深。小组合作复习做得最多的就是有组长负责听写单词句子,每学完一新课都会给时间给每个合作小组自由复习,这时小组长就会带领大家一起背单词对话,并进行听写检查小组情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减轻了后进生背单词难的问题。
三、构建评价体系,二维一体长效激励
1. 組内互评,互促进步
组内互评是指在小组长领导之下的组内互评,组长是小组合作达标学习的领导者、组织者,小组长不仅在合作分工、学习帮扶、小组建设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必须具有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的能力。通过简单的语言Wonderful/Good/Come on给出激励性评价,并可以对组内不会表达的学生以 Can I help you?及时帮扶学习。
2.老师即评,激发兴趣
英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不但要指导各组的合作学习,还要对各组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断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超前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堂展示和当堂达标是最主要的四项。教师对每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个人或小组奖励适当的分数,计入班级的二维评价。
3.家长助评,查漏补缺
家长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的及时督促,能够保证学生定时复习旧知。而家长的激励性评价更是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家长的有效反馈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能够确定学习目标,提升学生自我认知。
英语教学中教师开展合作性学习,是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良好的合作意识养成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更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而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迅速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切实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拓展学生个体英语思维品质,在长期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下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