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12-27刘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解题创设数学

刘佳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所谓的持续发展,就是有再提高的素质,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可以给学生举例“鸡兔同笼”的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也可以现场找两个同学进行模拟演示相遇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加形象、直观、科学的感觉.在现实情境中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

三、大胆质疑,独立自学

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位教师的首要责任.”在讲解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运算,在运算中让学生找到恰当的运算方法,而不是过分强调必须按照什么方法运算.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四、探求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30分钟自主活动时间.例如,在教“绝对值”时,笔者主要的提问是:(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若a=0则a=?若a<0则a=?(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注重探求解题思路,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上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重复操练,搞题海战术,而应注重帮助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教师在指导解题时让学生真正经历以下思维过程:(1)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证)的结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确定具体的解题行动方向;(2)从多个解题方向中选取其中简捷的途径,得到最优的方法.(3)反思以上过程形成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在较难的综合题中实施,也可在较易的基本题中实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五、大胆处理教材,拓展例题,强化应用数学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学以致用,则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例如,在教“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離A市正东方向56 km处有一个面积为400 km2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

总之,数学的教学不是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种无序、盲目的行动,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等,适时,适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每一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不断地提升.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方法更有效,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猜你喜欢

解题创设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