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8-12-27马晶晶
【摘要】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面对当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开设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尤为重要。南京师范大学自2015年起开设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热情、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为例,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授课形式单一、内容系统性差、考核较为片面的问题,今后的课程设置应当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在细化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完善教学的系统性,创建线上学习平台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注重提升学生学术国际化的能力。此外,应当同步改进相应的考核模式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研究方法类课程 研究生培养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241-03
一、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背景
注重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当今发展的重要战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者的重要使命。相较于本科生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培养中尤为重要[1]。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研究能力欠缺、师生比例失衡、导师队伍质量层次不齐等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1,2]。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 5号)明确指出研究生培养应“以打好基础知识、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提出“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因此,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强国战略的实现有着深远影响。
为了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帮助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实践运用能力与科研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创新,提升研究生科研成果质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南京师范大学自2015年起,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开设进行探索实践,本文将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情况为例,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
二、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方法类课程于2015年9月起聘请各学科领域专家、围绕科研思路及方法,正式面向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授课,至今共累计開设讲座63场,累计听课研究生5475人次(课程开设情况详见表1)。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在 2015-2017两个学年期间,开设“研究方法精品系列讲座课程”,将课程分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两类。根据课程的开课情况及学生反馈,2017-2018学年对已开设的主题类别进行凝练与完善,开设“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在教师的选择方面,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具有丰富科研及实践经验的领域专家,围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领域,讲解各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帮助学生解答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常见困惑。专家主讲能更紧密的将讲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研究实践紧密结合,有效避免了教师因缺乏经验造成的纸上谈兵式和避重就轻式的讲解,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三、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虽然研究方法类课程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生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方法类课程开设时间尚短,课程教学处于摸索改革阶段,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探讨。
(1)授课形式单一
截止目前,学校开设的研究生方法类课程为专家讲授模式,主要由专家围绕科技前沿创新动向,讲述相关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虽然专家在讲授中将多年的经验积累融入到知识理论体系,并且加入了具体的研究示例,但是讲述为主的授课模式更适合于学习与巩固基础知识[2],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较为被动,思路局限在理解讲述内容上,并未给学生留出足够空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研究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但是缺少对相应方法的练习实践,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思考与探索,也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课程内容系统性差
方法类课程由于需要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使得课程不得不在涵盖总体性科研概论讲座的同时,需要兼顾理工、社科、艺术三大门类的方法概论,还需针对重点学科,例如文学、哲学、经济、地理等,开设专业类的方法讲座(表1)。加之各主题聘请的讲座专家不同,导致讲座风格各异,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的指导。因此,现有的课程内容既缺少内在的相互联系、针对性较差,又不符合由学生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无法深入某个学科对研究生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巩固和加强。
(3)考核内容不全面
学生学习考核是对方法类课程对个体(学生)以及社会发展的促进提升能力的评价,即课程效能评价的重要评价因素[3]。根据现有的授课模式,研究生方法类课程仅依据学生的出勤与参加讲座的听课心得体会进行考评,考核内容较为局限。一方面,由于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并未以学科或专业细分,无法确切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其所属学科及专业的研究方法,无法明确考核学生习得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研究生方法类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心得体会为主的书面作业不适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无法有效考核学生应用研究方法的能力。
四、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建议
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更应注重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科学的研究规范,因而是一门涵盖面较广的综合性课程[2-4]。为了体现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
(1)注重方法应用型教学
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基础[5],也是研究方法类课程中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要素。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讲授模式,而需根据教学目标与专业特色,进行“启发互动”式的方法应用型教学,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
当前研究生在经历了多年应试教育为主的学习之后,独立思考、提出质疑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弱[2,6]。针对这一现状,研究方法类课程应注重学生对其所习得方法的实际应用。
对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科,可开展实践教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向学生提出课程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研究实践。这种实践性教学有益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掌握,是一个发散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4]。教师在实践指导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掘科研问题、批判性的思考问题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思考者。此外,可以将实践成果的展示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口头报告的基础上,用实践报告或论文形式呈现研究成果,以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学术写作能力[7]。因此,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熟悉基本的软件使用,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科研实践中必备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8]。
对于社会科学类学科,可采用案例情境教学。将教学内容置于设定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从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注重学生获取知识、主动分析思考的过程[9]。因此,案例情境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发现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4]。因此,引入案例分析环节,以生动、具体的实例,转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学习过程为主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更易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与教师教学相关,同时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相关[3]。因而,研究生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应在注重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的方法类课程学时相对较短,不利于学生完成独立的探索或者研究过程,也无法顺利开展实践性与案例情景式教学。为了提高方法应用型教学的效率,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依托,发挥自己学习特长,互补配合,帮助学生在将所学实践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的同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预定的研究目标[4]。
(2)完善教学内容、细化学科分类
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科共性与个性并存,根据学科特征确立课程主要内容。目前尚未细化学科门类、面向全校研究生的班级划分使得大多数课程安排局限于研究方法概论,讲座主题较为分散,无法安排特定的某一位或者某几位教师针对研究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系统性教学。因此,建议研究生方法类课程分为不同层面开设。一方面,针对全校研究生的共同需要与共性问题,继续在学校层面开设科研概论类、文献写作类等共通课程。另一方面,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可以在学院层面选择某些主题,根据学科的研究特色选择相对固定的教师或教学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开展深入的系统化教学。例如,社会科学类学科可以开展调查设计、数据收集类指导;自然科学类与工程技术类学科可以针对前沿性研究领域和最新的研究方法着重进行讲解。
(3)发挥网络优势、创建线上学习平台
由于研究方法类课程总学时限制,传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无法兼顾基础知识的传授与相应方法的练习实践。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共享性”等特色[9]的线上学习平台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相关的必备基础知识、课件、参考文献等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9,10],将课堂讲授过程转化为线下自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重难点进行着重讲授,缩短课上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在平台中建立分享讨论板块。相较传统的小组讨论,线上讨论更为便捷、时效性更强,学生可以更及时地围绕课程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路观点。此外,线上学习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科研自信[7,10]。
(4)注重国际化能力提升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9],因此,方法类课程需注重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及成果,进行中英双语教学[9],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英文文献、使用英文呈现课程研究成果,例如口头实践汇报及书面实践报告,从而帮助学生融入国际化的学术氛围中,为学生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进考核模式
现有的考核仅以学生出勤率及学习心得为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相关的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无法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可以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同步改进相应的考核模式,从而促进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实践技能的应用相结合。例如,在引入案例教学之后,不仅考核与案例分析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注重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研究能力的考核,例如在考核中重点考查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发现问题、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6)建立学生反馈机制、注重学生需求
学生反馈是调控研究方法类课程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已有面向高校学生的调查指出,方法类课程在内容设置、授课效果、实际运用等多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满足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需求[6,11,12]。因此,确定方法类课程教学内容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调查应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和需求[11]及往届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课程质量。
五、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展望
综上所述,研究生方法类课程应区别于传统的讲授课程,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围绕科学研究方法,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应结合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重点开展实践教育与案例情境教学,帮助研究生形成发散性批判性思维,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分析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云峰.研究生课程建设应以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为目的[J].上海教育,2015(07):66.
[2]韩国高.研究生方法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学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7(9).
[3]崔凤生.文科方法类课程效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有效教学分析的视角[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02):103-106.
[4]庞爱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6).
[5]杨茂森.创新型人才的六大特征[J].中国人才,2006(13):8.
[6]杨明媚.经管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生需求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6(04):107-112.
[7]董丽丽,吕巾娇,刘志纯,刘美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与学习技术专业课程的深度考察——基于对32门课程大纲的分析与6门课程的亲历体验[J].中国电化教育,2016(05):43-50+118.
[8]施雯,李旻,吕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定量方法类课程群建设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317-321.
[9]高伟.公共事业管理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2):96-98.
[10]彭川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207-208.
[11]罗遐,刘雅云,高理想.社会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2):92-97.
[12]许涤龙,李正辉,王佳.经济管理方法类课程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116-119.
作者简介:
马晶晶(1986-),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培养办公室科员,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