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2018-12-27潘倩影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4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班级文化网络环境

潘倩影

【摘要】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环境下,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高超,所以越来越多的班级文化就建设在网络信息的层面上,并且这种现象日趋普及。网络环境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新特点和新趋势,即网络环境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 班级文化 班级建设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学校班级融和文化建设的研究》(2013ZJK03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202-01

班级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阵地,而班级文化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另一种关键因素,对学生具有一定方面的作用。在今天的信息环境下,网络上有超级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资源,可以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树立更加良好的班级形象,可以更加地丰富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们在更和谐的氛围中成长。现代的网络科技技术也可以被利用来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我们还能够运用网络的发达技术搭建很多的用于建设班级文化的网络平台,学生在平台上可以召开班会主题、讨论社会时事热点、发起各种倡议活动等,这些都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1.网络环境下班级建设的基本内涵

首先,能够准确定位班级管理的角色。在网络环境下,每个班的领导者第一步就要确立班级的管理模式,第二步就是建立与网络环境相适合的班级管理的体制,第三步是明确在网络环境下班级的管理主体。

其次,能够形成良好的独特的班级气氛。在网络环境下,一个班级的气氛是否独特的,这就主要标志着一个班级是否成功,而这一切都要求班级的管理者以及班级的每个成员有一个相同的凝聚点和同一种心理特征。

再次,能够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指作为班级的成员们要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还有就是对事物的共同的认同标准和共同的审美情趣等等,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塑造班级内部的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1]。

然后,能够确立班级的管理制度。任何管理工作的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者开展每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确定了班级制度,才能够利用网络来加强班级管理下层的联动管理。另外,班级的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一些协调和与他人的合作来理顺关系,减少管理者的内耗,也能更有效的提高班级的管理了。

最后,能够强化班级管理的内部性。在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内部性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背景的健康性程度,前者决定后者。所以学校必须加强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学校还可以加强校园网络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校园文化平台,还能够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这样的话,学生还能够很有效的在网络上分清楚哪些内容是有益的,哪些信息又是有害的,还可以分清楚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学生,当然必须遵守网络上的行为准则,必须知道哪些上网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破坏网络秩序的,如此以来,学生就能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里,具有道德的选择力和很好的自控力。所以必须在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才能够保证班级管理更加健康和科学。

2.网络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传统的班级管理的种种优势,所以我们不仅要利用一些新的手段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还要充分吸收传统班级的管理思想。网络环境下,班级建设依旧是能够发挥出传统班级的管理优点,从而提高自己班级的管理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也可以建设特色的班级环境文化。因为优良的班级环境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等等,它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从某些方面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班级、对学校的热情,更能够促进学生努力积极向上,从而班级的凝聚力也就增强了。因此,网络环境对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能够让班级文化与学生的身心感受融在一起[2]。

如利用网络环境,成立班级的微信公众号,鼓励队员撰写班级日记并进行投稿,鼓励学生把自己各项的优秀作品拍成图片或短视频在公众号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在公众号上推荐或分享优秀的文章等,以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共增荣誉感。

3.网络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新理念

网络环境可以帮助班级文化主题微课确定主题,但是只是有了一个大概方向,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在设计的制作上面花功夫。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地设计、细腻地制作把需要表现的内容表现出来,并且突出主题[3]。

3.1班级文化主题优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以主题为中心,收集有关主体的各种素材,在收集的素材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不能打乱教学的构思,不然的话,班级文化的主题微课就变得杂乱无章。另外,教师还需整合各种材料,然后编写成班级文化主题的教学内容。

3.2设计结构的优化

班级文化的主题微课的时间是很短的,可它仍是一个整体,从而就包括开头、层次、过渡和结尾等结构。能抓住学生眼球的必定是一个好的开头,开头可以采用一些艺术手法,这样会比较形象生动;层次表现了班级文化的主题微课呈现的先后顺序,以时间空间为序都行;之后就要考虑层次之间的过渡,过渡可以用两三句话、几幅图片都行;结尾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总结点题、布置作业、课堂反思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在結尾。也就是教师完成的作品的结构要严整统一就可以了。

4.结语

在今天的网络环境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的方式进行网络教学和互动,双方的相辅相成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班级的文化建设,也就是网络环境促进了各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进步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袁勇我.基于3G环境的大学班级建设对策探析[D].科技展望.2016(06):314-316.

[2]田玉德.网络环境下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53-54.

[3]王昭灵.网络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新思考[J].学周刊.2015(3):165-166.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班级文化网络环境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