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的解题能力
2018-12-27温洪波
温洪波
【摘要】学生在面临政治主观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有些是理论与材料相差万里,或者干脆无话可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外乎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与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才可以更好的解决政治主观题。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的解题能力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政治 主观题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067-01
一、引言
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政治主观题都是学生所面临的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也是他们失分比较多的一个题型,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与复习,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是每次考试时却又十分困难。要想使学生在政治主观题方面有所提高,就必须要在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与解题方法。
二、政治主观题的组成
总结历年的政治主观题可以看出,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情境、立意与设问,针对政治主观题的三个部分,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做到分析情景,细读设问,紧扣立意,如此才可以正确的进行解答。
三、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审题方面
1.审题型
综合历年来的试题,可以大致上将其分为五种题型,根据不同的题型有着不同的解题模式。第一种题型,依据类:理论观点与现实意义;第二种题型,体现类:材料与观点或者观点与材料;第三种题型,措施类:理论措施与解决措施;第四种类型,反映现象类:时间、图标主题与反映出的事件;第五种类型,辨析类:一般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种问题提出的。
2.审知识
审知识就是要求学生明确试题涉及道德知识范围,在这方面,学生一定要打好基础,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之间的关系。
3.审主体
在政治主观题中,尤其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方面的主观题一定要明确主体,不同的主体所涉及的知识体系不同。例如:人大、政协、党、主权国家、政府等等。
4.分值
不同的分值所需要答题的内容的详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试题中,往往三个分值需要答出一点,根据分值的不同,学生可以更好的判断出解答时要答出几点。
示例
(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9题)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状况令人忧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将古河道当做垃圾坑和排污沟,而另一些地方在古河道、古桥、古码头旁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改变了运河区域的原故。这些行为导致了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尽管很多地方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分省分段的管理制度使大运河的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进行。第二问结合材料,谈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答案:①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尊重运河的风貌,保证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做到尊重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统一、保护运河文化遗产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个试题是依据类试题。
(二)关键词方面
政治主观题多是以情景材料为主,近年来,情景材料中的文字内容越来越多,在内容繁多的文字中,剔除无用的部分,找出有效信息,是读懂材料与梳理出解题要点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内容中将关键词找出并标记出来,找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课本上的知识范围进行推理,从而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理论知识与材料方面
有些学生即使找出了解题的范围,但是在解题时却十分冗杂,而抓不到其中的要点,这就需要学生做好理论知识与材料的结合。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解答,示例就是如此,而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材料进行结合,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理论知识分别对应进行解答。
(四)组织答案方面
无论学生是否理解了试题,答案都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生一定要做到规范答题。解题观点要明确,分析要全面,要清晰有条理,逻辑缜密,答案的序号、段落要明确,书写要工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治主观题是学生面临的难点,要想有所提高和改善,需要教师在日常训练中更加重视,为学生传授正确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在政治主观题上的得分。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并勉励。
参考文献:
[1]李红干.浙江省高考政治主觀题备考策略——以自主命题6年来的真题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5(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