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解锁语文教学困境
2018-12-27阚渝佳
阚渝佳
【摘要】针对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中教育中很尴尬的地位的现实,通过剖析语文教学困境的现象,解读其原因,从优化课堂入手,克服功利意识,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走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方法 解锁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67-01
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在许多中学,特别是高中,母语教学被广泛忽视,这是不争的事实。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指出了解决语文教学困境的方向。它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言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自主学习创造良好局面。”也就是说,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就会“我想学习”。由于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战场,老师无论在课堂上怎样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们的教学已成为教师的单方面行为。正是基于这一点,优化课堂结构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求。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优化课堂结构开始,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克服功利意识
今天的学生和家长都有很强的功利思想。学是为了考试得分,考不到的就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孤立的。学生是无辜的,所以要改变学生与家长的功利意识,就必须改变教育管理者、教育者的功利意识,惟有改变了,教师才不会以功利的目光对待教学、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也会配合教师,还语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人文性体现在对学生个性,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关怀中。但是,反映我们的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工具性。考试的内容也多是工具性方面的内容,而工具性方面内容的教学必然偏重于灌输式的机械性教学,趣味性不足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管理层评价老师的着眼点也主要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必然会导致老师过分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语文人文性的开掘。从长远的角度看,有人文底蕴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是强于靠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但老师在功利环境和意识的驱使下,无暇顾及学生将来的情形了,只求站好自己的一班岗。
所以,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克服“近视”的功利心态,建立有效的,合理的新的教学评价体制,评价的标准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掌握为目标,还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参考。这一点不能做到,优化课堂结构就无从谈起,老师和学生就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孔子的“因材施教”一般被认为是根据不同学生使用的不同教学方法。但这里的“材”还包括老师所掌握的教学资源。就是说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课文的体裁、教学环境等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平时上课基本上都按照模式进行,缺少变化。如在讲小说的时候,一般都要讲环境、人物、情节这三要素,当老师分析完环境的时候,学生就会想该分析人物形象了,先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学生对教学过程感到单调乏味,当然,很难引起兴趣,学习的热情就无法调动起来。
结合学习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将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新鲜感。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真正“掌握”教学方法的老师,他会有所回应,他的课堂充满活力。……如果教学方法是关键,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就有一把万能钥匙,它的名字叫做“生活”。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為有源头活水来。”
三、突破教材束缚
课堂缺乏活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多是照本宣科,围绕着教材、教参进行,授课教师没有深入课文,更没有开掘与开发教材的意识与行动,所以导致我们的教学内容被学生漠视,因为他们买的资料上面有老师讲的内容,甚至比老师讲的更深入。这样他们的感觉就是听和不听一样。
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课文都是比较经典、优秀的文章,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更是历来的名篇,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对其解读还远不止是教参上的一种或几种,其包含的文化信息也远不是教参所能涵盖的。只要老师能够突破教参的束缚,认真地查阅相关资料,沉浸到作品中去,就必有一些额外的收获,就会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处理,说出的话就不会只是“大众话语”。学生感觉到的则是新意,培养的则是自主思考的能力,如果只是框定于教参的阐释与理解上,只会导致学生成为一个丧失思考能力的思想附庸。
要做到个性化解读,需要老师平时多阅读,广泛涉猎一些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视野。这样带给学生的则是更为丰富的知识,从而摈弃枯燥而乏味的宣讲,在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的美丽和深刻之后,学习的兴趣也就不难形成。此外,突破教科书的枷锁也反映在教材的使用上,从文本中延伸出来,让学生学习体会更多的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与内容,开发课堂教学的空间。
四、尊重学生主体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教学的全过程,互相合作,共同促成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观地位尚不明确。学生思考和行动的时间非常短,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学生来不及接受。而教师只渴望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剥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独特体验。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道具和接受器。这种主体地位的丧失还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阅读的独特感受往往被标准答案扼杀,写作的内容往往在“主题”的要求下被虚伪化。如在写作中,学生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用何种表达方式,他们不得不依从“新八股”的要求。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种特征:道德高调化、人物脸谱化、语言公式化、事件典型化、象征意义固定化……如月亮象征梦想、春天象征希望等。
以上的情况,使学生丧失了参与语文课堂,语文学习的热情,难以在语文学习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兴趣又从何而来?
因此,尊重学生的学科地位,赋予他们思考,说话和参与的权利,即尊重学生的个性,然后我们的学生也会喜欢这门学科,接着就是热爱我们这些老师。正如辛弃疾《贺新郎》词中所说的那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