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大背景下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2018-12-27栾婷李宁王剑松王海峰
栾婷 李宁 王剑松 王海峰
【摘要】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既要有临床实践能力,又要有科研创新能力,如何在三年的培养中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模式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着重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及规范化培训大背景下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专业型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临床 科研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JY-Y-065。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029-02
2014 年由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1]提出:2015年起,所有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通过相关考核后即可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专业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种“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下,极大增加了临床技能培养的比重,契合了适应性、复合性人才的需求[2]。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层面来说,专业型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投身到临床一线工作,满足了国家急需合格的临床一线医师的要求,为各个级别的医院提供优秀的医疗人才[3]。但是经过三年的实施,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专业型研究生36个月的培养时间,要求其中33个月需要在各个科室进行轮转,而在本专业科室的时间仅仅3-6个月,这会造成专业型研究生既得不到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不能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培养模式的转换仍需要更多的经验总结来完善,本文就目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着重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及规范化培训大背景下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1.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自“双规合一”模式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本科医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学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政策要求医学生必须要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而专业型研究生即可以同科研型研究生一样进行三年的研究生教育,毕业后享有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又可以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一样通过考核后获得规培证书,因此目前专业型研究生的报考比例远远超过科研型研究生及规培学员。
但是目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院校选择研究生入学后即进入临床轮转,理论课程安排在晚上及周末,而科研能力的培养大多被忽视。另外专业型研究生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轮转于各个科室之间,每个科室轮转时间约1-3 个月,基本上刚刚熟悉一个科室后就要转入下一科室,轮转期间机械接受上级医生的指令,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专业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氛围差,科研及创新观念淡薄[4]。另外,专业型研究生重在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逐步弱化,如何能够将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相融合,在临床培养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难点[5]。
2.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建议
2.1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科室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制定符合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时增大在本专业临床轮转的时间,增强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和认识[6]。严格制定本专业的出科考核标准,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多发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治疗标准。在其他科室轮转期间,要增强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只是机械地参与查房、书写病历,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科室的临床工作中,同时积极参加学习班、病例研讨会、多学科会诊等学术会议,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及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我国医学院校众多,各个地方教学存在差异,目前的培训标准均由医学院校或培养医院自行制定,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强化专业型研究生的约束力度。
2.2提升科研创新意识
研究生是国家高精尖人才的重要组成,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核心便是对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养[7]。虽然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在于临床实践,但是科研能力对于一名合格的医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职称晋升制度的需求,更是因为科研能力是医生进入临床工作后学习进步最重要的手段。研究表明,50% 的住院医师认为临床科研是培训过程中较为欠缺的内容[8],因此在研究生期间进行科研培养尤为重要。
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科研交流,组织文献阅读,是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径。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创新点并进行实验设计则是专业型研究生科研学习的难点,也是临床医生科研工作的重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多查阅文献,对于前沿热点要进行追踪与随访,找到临床科研中的思路,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应用于临床。
2.3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只会治疗疾病的医生,更加需要懂得人文关怀的医生,由于医生工作性质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人文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9]。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却越来越复杂,因此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尤为重要。在临床轮转中,专业型研究生要学会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医患关系的核心是医生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来与患者沟通,同时要重视患者的隐私保护,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10]。
3.导师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专业型研究生入学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其他科室轮转,这就导致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过少,导师不能及时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求。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期间,要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获取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将本专业研究热点问题的相关文献与学生分享,并安排学习任务定期进行汇报,帮研究生梳理相关研究的逻辑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研究方法[3]。在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和科研培养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轨迹,帮助研究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11]。
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下,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对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培养模式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专业型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在三年的培养下会得到最大的提升,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2]向征,康清杰.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5-16.
[3]温跃强,王泽彬,梁剑波.肾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4):1-3.
[4]冯洋,陈跃平,章晓云,卓映宏.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创新性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7,(19):83-84.
[5]刘晓梅,王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 2017,(12):993-995.
[6]颜汝平,平秦榕,梁剑伟,韦海荣,左毅刚,陈戬,柯昌兴,王斌,王剑松.“双轨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J].医学与哲学(B),2016,(10): 88-90.
[7]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 2016,(08):680-682.
[8]李艳春,张新,黄静,赵素梅,孙倩美.WPBL教学模式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11):77-80.
[9]陈艳霞,房向东,秦晓华,涂卫平,徐高四,徐承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实践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6,(02):62-64.
[10]贾文妍,景惠荣,赵桂秋,田晓峰,李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4,(05):80-83.
[11]许凤锐,江泽飞.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01): 129-130.
作者简介:
栾婷(1990-),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膀胱癌的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