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教育改革存在的几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12-27张东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解决对策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在经历着变革,在其变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阐释了高职教育改革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改革 几点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022-01

一、高职教育改革存在的几点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主要是高职院校盲目跟风,忽视了学校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主要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忽视教师的主导位置。

(一)高职院校盲目跟风,忽视了学校的具体情况

现阶段,我国各个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基础设施比较好且发展比较快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素养高,反之,学生的素养低。这样现象的存在,会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是因为高考失利才进入这样学校的,他们进行选择的目标十分明确,期望自己可以学习技能,这样在毕业以后能够找一份工作。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此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又过于对此进行强调,进而忽视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忽视教师的主导位置

教师的存在便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尊重与理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我国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事实上,在对主导位置进行定位上,学生如果具备的教学自由程度大,便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如果想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就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起点低,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差,甚至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一丝热情,这使得高职院校的课堂乏味无趣,这时,便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位置,在课堂上重视学生喜爱的点,对学生进行引导,经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自豪,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能够对课堂进行带动,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针对高职教育改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就实际而言,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就实际而言,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应该因地制宜,对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利用。就条件不好的高职院校而言,应该对其所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高职院校周围的企业,使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效结合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实习,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其次,传统的教学形式只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积极的进相应教育改革,但是却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忽略,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并且其实践能力也没有得以提升。高职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方面应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可以把这样的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应该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使专业得以凸显出来,进而保障全方面的稳定发展。

(二)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高职院校中属于一线工作人员,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实施人员,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对教师进行培养,这样一方面能够让教师加强实践锻炼,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到现在也无法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与观念,需要让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征进行充分的认知,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最后,应该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情感素养,大多数的学生都缺少自信心,对学习没有热情与兴趣,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进行教学的困难程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解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夠推动学生的健康稳定成长与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要求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入手,在高职院校进行灵活性教学,进而有效的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晓伟.浅谈高职教育改革存在的几点问题及解决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2]付苗苗.浅析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6(1).

作者简介:

张东华(1981~),蒙古族,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解决对策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