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阈下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8-12-27周碧琼胡穗

科技资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周碧琼 胡穗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社会输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学校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企业树立人力资本观念建设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 “双师型”教师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b)-0172-02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向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进行转变,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更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1 校企合作视阈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想要培养应用型符合人才,需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的方式,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对教育方面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各项教育方面的政策也相继出台,使得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得以明显提升。但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仍然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1 “双师型”教师过于看重“证书”

“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大量的实践操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1]。由于受到现有高等学校评估指标和内涵定义等影响,高校为了达到评估所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对“双师型”教师认证的过程中,过于看重教师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教师的实际实践能力水平却没有过多考虑。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双师型”教师就会忽略对行业的深入研究,以及当下企业先进技术的学习,不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只是一味的想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长此以往,“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水平以及经验就会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不利。

1.2 “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缺乏多样化

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高校资历较深的老教师,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一般学历为本、专科院校毕业;二是在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三是地方高校为了自身发展从外部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老教师由于从教时间较久,因此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进入企业学习相关技术以及经验的少;在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的小部分教师在校期间就已经获得“双师型”证书,大部分则是在毕业后进行相应考试来获取的;地方高校在进行外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多是从外部教育行业引进来的,企业这一来源渠道很少涉及,同时过于看重人才学历,例如一般要求外部人才学历为博士研究生。由此看来,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缺乏多样化,而且实践经验以及自身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3 企业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不足

目前高校在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的时候,只涉及到了一些浅层次的合作模式,例如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场所等。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大,企业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寻求自身发展新渠道当中,因此在对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就会明显不足。一般来讲,教师都是在企业生产一线来完成技能培训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企业某一项目所需周期较长,而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往往只有几个月时间,所以在对教师的工作任务进行安排时就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其次由于教师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企业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无法按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来进行;最后企业的重要生产工作技术性较强,且保密性较高,在企业当中也仅有小部分人能够掌握相关技术,这种情况下,教师参与度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挫伤了教师对实践培训的积极性。

2 校企合作视阈下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2.1 政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给与引导与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府干预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立法[2],政府应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企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建立专门的协调部门机构,负责当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并出台“双师型”人才流动过程和模式管理办法;最后政府部门要构建科学的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估体系,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考核,从而有效减少目前高校“证书型”教师较多的情况。

2.2 学校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和外聘教师队伍制定相关机制和制度。首先,要注重兼职教师引进方式的多样化和长期化,定期从企业当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来做兼职教师,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授课和进行教研室教学活动交流,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目前经济市场状况以及当下先进技术、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2.3 企业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主动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协调、高校培养,而且还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首先,企业要及时转变自身观念,摒弃“双师型”教师以及人才培养与自身无关的错误看法,提高思想意识,企业想要充分挖掘适合自身企业的人才潜力和优势,“双师型”教师培养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其次,对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的“双师型”教师给与一定的支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在企业培训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安排合适岗位,使教师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再次,企业要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主动将企业当中的优秀人才介绍到当地高校中,来担任高校兼职教师的工作,不定期与高校进行合作,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构成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紧随时代发展,正视自身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可行的建设路径,利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转变企业思维,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进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静,李瑞元.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83.

[2] 刘耀辉,于芳,段盛.地方高校“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7(8):20-22.

[3] 王桂红.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41(9):97-100.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